沙坡頭位於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唐代大詩人王維著名的詩句,它描寫的正是沙坡頭的大漠風光。沙坡頭的北麵與浩瀚無垠的騰格裏沙漠相連,南麵瀕臨黃河。在這裏,可以看到壯美的大漠,體味神奇的“沙坡鳴鍾”。在黃河岸邊,還有鬱鬱蔥蔥的沙漠綠洲,世界上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在這裏穿越沙海,形成人間奇觀。站在沙坡頭眺望,大漠、黃河、綠洲、沙漠鐵路盡收眼底,中國最美的沙漠名副其實。關於沙坡頭的來曆,有著一個神奇的傳說。
很久以前,這裏本是一個美麗繁榮的國度,名叫“桂王城”。城裏綠樹成蔭,花繁葉茂,瓜果園林成片。在臨近黃河的南城門上有座鍾樓,鍾樓裏懸掛著一口巨大的神鍾,每當有危險的時刻,神鍾都會轟鳴報警。桂王城北方有個相鄰的國度,叫做北沙國。北沙國國王是一個吞草吃樹、嗜殺成性的魔王,美麗的桂王城時刻麵臨著來自北沙國魔王的威脅。這一年,北沙國國王率領大軍侵犯桂王城,桂王城開始被惡魔吞噬,一點點變成沙漠。
為了保衛家園,桂王城王子吳祺披上盔甲,率兵英勇作戰。但是因失去戰機,寡不敵眾,吳祺王子最後被北沙國俘虜了。不料,北沙國的阿沙公主一眼就喜歡上了吳祺,要招他做駙馬。吳祺不願留在北沙國,但又沒有回桂王城的辦法,隻能假意答應婚事。但北沙國王卻老謀深算,他擔心吳祺王子在娶了公主後趁機逃走,於是就讓吳祺對天盟誓。於是,吳祺對天起誓說:“願與公主百年好合,如有變故,就讓黃沙覆蓋我的家園。”就這樣,吳祺王子做了北沙國公主的駙馬。然而這並不是吳祺王子的真心話,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美麗的桂王城以及他的臣民,他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機會逃回家鄉。在與公主大婚的當晚,北沙國舉國歡慶,歸心似箭的吳祺王子趁亂偷了一匹馬,連夜逃回了桂王城。
桂王城的臣民看到王子歸來,十分歡喜,設宴為他接風。正在大家高興時,鍾樓裏的神鍾轟鳴不止,時而像洶湧的濤聲,時而像地動山搖的吼叫。但由於桂王城的人太高興了,竟然沒有聽到神鍾的警報。不久,天空中突然刮起了大風,大風卷著滾滾黃沙,鋪天蓋地而來。大風一直刮了九天九夜,使騰格裏大沙漠的黃沙一直延伸到黃河岸邊。美麗的桂王城變成了起伏縱橫的沙漠,在古城上部隆起了一個百米高的大沙丘,也就是今日的沙坡頭。從此以後,每當有人從沙坡頭經過時,神鍾就會鳴響呼救,形成“沙坡鳴鍾”的景觀。
桂王城被黃沙覆蓋後,滿城人呼天不應,叫地不靈,人們淚如泉湧。這滂沱的淚水彙聚,衝破黃沙,形成了三處泉眼。北沙國的阿沙公主聽說王子遇難後,心中憂傷,也整日哭泣,她的眼淚也形成了泉眼。人們把這四處泉眼稱作“淚泉”。現在,“沙坡鳴鍾”和“淚泉”已成為沙坡頭頗負盛名的遊覽景點。
【地理探秘】
美麗的桂王城變成沙漠——沙坡頭,隻是個傳說。但是沙坡頭的來曆,卻與故事中的“北沙國”有點相像。
在漢唐時代,由於沙坡頭地區不斷有人毀壞森林,開墾農田,因而它北部騰格裏沙漠的流沙就越過了曾經的森林屏障,不斷地從西北向東南部的沙坡頭地區移動。騰格裏沙漠不僅是我國第四大沙漠,還是各沙漠中移動最快的沙漠。到了近代,騰格裏沙漠已經移動到黃河岸邊,在黃河岸邊形成了一個突出的部位。通常我們將比較突出的部位稱作“頭”,因而位於騰格裏沙漠最前端的沙坡地區,就被稱為“沙坡頭”。
【博聞館】
人類治沙史的奇跡——荒涼的沙坡頭變成綠洲
古語雲“到了沙坡頭,白骨無人收”,可見這裏曾經無比荒涼。在1956年修築包蘭鐵路時,設計的鐵路路線要從沙坡頭北部的流沙中穿過,為了保證鐵路不被騰格裏沙漠的流沙掩埋,確保西北交通大命脈包蘭鐵路暢通無阻,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用數十年的時間,成功地製伏了沙魔,在流動沙丘上營造出一片片綠洲。沙坡頭治沙成果被譽為“人類治沙史的奇跡”,從而吸引了不少外國專家慕名前來考察。由於治沙成效顯著,沙坡頭還成為“中國第一個沙漠自然生態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