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基礎上,沙特和科威特還表示今後視戰局發展而追加資金的意向。沙特政府曾向來沙特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貝克承諾,沙特將分擔海灣戰爭費用的40—50%。科威特政府在向多國部隊提供135億美元戰爭經費之後,科威特駐美大使對接受經費的美國國務卿貝克說:“這筆款項數目很小,微不足道。”
盟國提供的戰爭經費的付出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支票轉帳,另一種是提供實物或勞務來折合資金。後者包括提供保安措施、動力燃料、運輸工具、軍用備件、武器彈藥等項目。如,日本政府決定用5架C—130H運輸機接送難民,其費用就高達3800萬美元。沙特阿拉伯每天向多國部隊供應的燃料用油相當於200萬桶原油等等。
戰爭本身需要巨額經費,戰爭中受到經濟影響的國家也需要巨額援助。就所籌資金的用途而言,除大部分直接用於多國部隊作戰和訓練之外,還有小部分著重援助因參加對伊拉克製裁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國家或遭到伊拉克導彈襲擊的前線國家,如埃及、土耳其、約旦和以色列等。
1991年1月30日,歐洲共同體在布魯塞爾開會決定,根據1990年10月歐洲共同體部長理事會的決議,立即向海灣戰爭的前線國家埃及、約旦和土耳其這三個遭受海灣戰爭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提供7億美元的緊急財政援助。這7億美元將做如下分配:埃及獲得2.45億美元和約旦獲得2.1億美元的無償援助,土耳其獲得2.45億美元低息貸款。截止1月底,歐洲共同體己經向海灣地區難民提供了總價值達2300萬美元的帳篷、食品、藥品和運輸方麵的援助,其中提供援助最多的是德國。
現代高科技戰爭打的是錢,窮國是打不起這樣的戰爭的。
十二、第四次地麵戰鬥態勢
第一路部隊進攻態勢
27日淩晨,第18空降軍準備繼續向戰場東麵的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推進。
在27日進攻開始之前,第24機械化步兵師的第1旅支援第2旅,清晨6點向東推進,在上午10點奪取了傑利拜機場,擊毀3架蘇製米格29戰鬥機,4架直升飛機,一架運輸機,並摧毀企圖逃往巴格達的57輛蘇製T—72坦克;配屬該師的第197旅奪取了泰利勒機場。
接著,第24機械化步兵師從傑利拜機場以東的路線出發向東挺進,矛頭指向8號公路,並與南麵的第7軍建立了聯係。整個下午和夜間,美軍的坦克、步兵戰鬥車輛、攻擊直升機和炮兵,摧毀了數百輛試圖逃往幼發拉底河以北的伊軍車輛。
中午12點,已經抵達幼發拉底河的美國第101空降師的首批攻擊直升飛機營抵達了新建的“蝰蛇”前方作戰基地以東200公裏處。接著,第101空中突擊師第2旅占領了“蝰蛇”前方作戰基地。
101空中突擊師的2個攻擊直升機營首先到達巴士拉以北的哈馬爾堤道,摧毀了在堤道上運動的每一輛伊拉克車輛。被擊毀的伊拉克車輛堵塞了後續逃跑伊軍的道路。第二批到達的2個攻擊直升機營進一步向北越過哈馬爾湖,開始攻擊已經通過堤道的伊軍車輛。這條通道被切斷之後,伊軍的大部分被困在正在前進中的第24機械化師、第7軍和幼發拉底河之間。
27日這一天,法國第6輕裝甲師還攻占了伊拉克的一度繁榮的商業城塞勒曼。塞勒曼位於巴格達以南320公裏,沙特邊境以北96公裏處。地麵戰爭之前,塞勒曼曾經有7000名商人、貝都因人和少數政府官員及家屬。法國和美國軍隊包圍了該市之後,用擴音器向城市喊話,要他們投降。後來未經戰鬥就占領了該市。該城除了少數貝都因人之外,實際上是一座空城。城市裏幾乎沒有找到一個伊拉克人。進城的多國部隊的士兵警惕地搜索諸如爆炸物等危險品。在俯瞰全市的警察局裏,軍用地圖仍然掛在牆上,上麵的綠色圖釘代表伊拉克的防禦工事,紅色圖釘代表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防禦工事。在這座大樓外的停車場上,到處是已經爆炸的炸彈碎片;另外在一條路邊有一個CBU—58霰彈筒,裏麵至少還有兩枚尚未爆炸的小型炸彈。
第二路部隊進攻態勢
美國第7軍和英國第1裝甲師迅速向東進攻,向伊拉克3個最精銳的共和國衛隊裝甲師與機械化師塔瓦卡爾那師、麥地那師和漢穆拉維師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共和國衛隊三個裝甲師之一“依賴真主”師加入了這場大會戰,該師對多國部隊進行了一係列的狙擊活動以便讓另外兩個師——“麥地那師”和“漢穆拉維師”逃走。但此時已經無路可退了,因為在幼發拉底河上的所有橋梁都已經被盟軍的飛機炸毀了。進行阻止作戰的“依賴真主”師被多國部隊摧毀,該師的軍旗在這一天倒下了。另外兩個師向東往伊拉克南部港口城市巴士拉方向逃跑。盟軍緊迫不放,雙方在伊拉克南部軍事重鎮巴士拉以西約80公裏處戰場上展開了激烈的坦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