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預警機(2 / 3)

E-8C能在全天候條件下,離前線100千米~200千米的地方監視150千米×180千米(最大可達512千米×512千米)的大麵積戰場區域,能探測、定位、分類和跟蹤固定目標和活動目標。

E-8C在8小時飛行中可監視100萬平方千米的地區,並且有很高的探測精度,可區分履帶式和輪式車輛。該機在監視10千米×10千米的區域時,可確定橋梁、公路、汽車、坦克和導彈發射架等固定目標的精確位置,可探測出以行人速度移動的目標。

該機除能探測地麵部隊和坦克外,也可探測海麵艦船及直升機和低速飛行的飛機。它不僅能探測到敵方戰鬥前沿和縱深地帶的固定目標和活動目標,而且可為指揮官提供戰場管理信息,引導飛機、導彈、高炮和機動部隊對這些目標進行攻擊。

戰略作用

在波黑和科索沃戰爭中,“聯合星”飛機首次全麵參加作戰。

在伊拉克戰爭中,“聯合星”飛機被廣泛使用。它與E-3預警機、RC-135偵察機組成了機載控製裝備的“鐵三角”,增強了戰場的透明度。

E-8C與陸軍AH64D“長弓-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空軍F-15E戰鬥/轟炸機和其他裝備了“藍盾”Ⅱ吊艙、目標瞄準與導航吊艙的戰機建立了數據鏈接;與30多個地麵控製站進行了作戰協同;采用了直接視線通信和衛星通信等多種通信方法,能夠跟蹤伊拉克裝甲車和其他車輛在數百平方千米內的移動。

E-8C提供的信息可以覆蓋整個巴格達地區,使美英聯軍即使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也能鎖定並攻擊伊拉克軍隊,顯示出了強大的功能。

蘇俄空中衛士——A-50預警機

兵器檔案

探測距離:380千米

同時跟蹤目標數:50個~60個

航程:5550千米

速度:850千米/小時

續航時間:12小時

A-50預警機是前蘇聯以伊爾-76大型運輸機為平台,安裝了包括脈衝多普勒雷達等設備在內的大型預警機。北約給予其綽號“中堅”。

1984年研製成功,1985年開始正式裝雷達備部隊。與第三代超音速戰鬥機MIG-29、SU-27等一起組成20世紀90年代的空中防空體係。目前,A-50預警機共有5種公開的改進型,出口中東和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設計特點

A-50預警機以伊爾-76為平台,稍作改裝,依然是一個龐然大物。

A-50飛機頭部有空中加油杆,頭錐內裝有氣象雷達,頭錐下後側雷達罩內為地形測繪雷達,機身上部裝有一部直徑10.5米、高2米的全方位旋轉雷達天線罩,機身腹部前後兩側有天線罩,裝備電子對抗監視天線。垂尾根部有輔助動力裝置進氣口,尾部有天線罩。飛行機組5人、技術操作人員10人。動力裝置為4台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最大功率為120千瓦。能以700千米~750千米的時速、在8000米~10000米高度上巡航7.5小時,在離基地1000千米處巡邏4小時。

A-50還可以通過空中加油,使留空時間延長至12小時。

主要任務

搜索和跟蹤空中及水麵目標,識別其國籍;控製空中飛行和引導目標瞄準,指揮戰鬥機飛行員攻擊空中、地麵及海上目標,向各軍種司令部通報空情和海情;可接收指揮所命令,在機上設有指揮人員時履行指揮所職能;確定無線電輻射源的方位。

預警性能預警性能探測能力:厘米波雷達可探測300千米~600千米、戰鬥機大小的高空目標和200千米~400千米的地麵和低空目標以及400千米內的海上目標。可同時跟蹤50千米~60個目標(完善型係統可達150個目標),同時引導10架~12架殲擊機。在改進型飛機上可裝配導彈發動機尾焰探測係統,可在10000米的高空發現1000千米外導彈噴射的火焰,從而能夠監視彈道導彈及海基導彈的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