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反坦克導彈(1 / 2)

一擊必殺——“紅箭-9”反坦克導彈

兵器檔案

彈長:約3.5米

彈重:37千克

彈徑:152毫米

最大射程:5000米

動破甲穿深:320毫米

靜破甲垂直穿透厚度:1200毫米

攻擊方式:直接攻擊

“紅箭-9”型反坦克導彈是我國新型反坦克導彈,從目標搜索到發射導彈、跟蹤、自動裝填等多方麵都高度自動化,屬第三代反坦克導彈,被譽為世界上威力最大、功能最全、技術非常先進的反坦克武器係統之一。

發射載體

“紅箭-9”發射車采用4×4輪式裝甲車,戰鬥全重大約為13噸,車長約6米,車寬約3米,武器火線高約為3.5米。發射車動力裝置的最大功率為320馬力,最大公路速度可達95千米/小時,並具有水上行駛能力,浮渡速度為4.5千米/小時。車長和駕駛員均在車體的前部。發射製導裝置在發射車的頂部,發射時,由車內升起到發射位置,行軍時下降到車艙內。發射裝置上一次可裝載4枚導彈,發射車內可貯存8枚導彈,其自動裝填裝置可在行軍中自動為發射架裝填導彈。發射車具有三防能力,乘坐舒適、密封可靠,還安裝有輪胎中央充放氣係統,發射車可根據路麵情況調節氣壓,提高了發射車的機動能力。

技術優勢

“紅箭-9”反坦克武器係統配用的導彈射程遠、威力大。它采用了新型的戰鬥部和引信,靜破甲垂直穿透深度可達1.2米,而美國“陶-2A”重型反坦克導彈的靜破甲垂直穿透深度僅為1.04米。“紅箭-9”可擊穿320毫米/68°外掛反應裝甲的均質鋼裝甲,這一穿深可以摧毀任何現役坦克,可謂是“一擊必殺”。

穿山甲——“沙蛇”反坦克導彈

兵器檔案

彈長:925毫米

彈重:9.9千克

係統全重:15千克

破甲厚度:900毫米

射程:25米-600米

命中率:90%以上(用三腳架)

“沙蛇”是法軍1992年裝備的第二代近程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其結構設計、原理和使用別具一格。主要用於近距離反坦克,特別適合於城市巷戰。“沙蛇”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實用的肩射式近程反坦克導彈,並外銷到加拿大、挪威、巴西和馬來西亞等國,總銷售量已達2萬多枚。

基本特點

“沙蛇”導彈由彈體、戰鬥部、發動機、彈翼和製導組件組成。戰鬥部為兩級串聯式空心裝藥戰鬥部,小型戰鬥部直徑25毫米,用於摧毀坦克的反應裝甲;主戰鬥部直徑135毫米,用於攻擊坦克的主裝甲,可擊穿900毫米厚的軋製均質鋼裝甲板,現有的各種主戰坦克的裝甲其都可擊穿。

“沙蛇”是第一種具有軟發射能力的近程反坦克導彈。所謂“軟發射”就是先低速起飛,然後加速。發射時,導彈的小型起飛發動機先使導彈以17米/秒的低速飛離導彈發射筒,其後由主發動機提供續航推力,使導彈的速度達到260米/秒。飛行最大射程600米的時間為4秒。

該導彈采用光學瞄準,光學跟蹤,利用聯接導彈和發射裝置的導線進行有線製導,這樣,在導彈發射到擊中目標期間,射手必須始終用光學瞄準具瞄準目標,但由於導彈射程較近,導彈飛行時間將較現役火箭或中程反坦克導彈大為縮短,減少了敵方還擊的可能。

使用狀況

“沙蛇”反坦克導彈是一種單兵便攜式武器,可由前線步兵單人操作使用,但通常由兩名士兵(射手和彈藥手)操作使用。有兩種發射方式:一是采用立姿或跪姿進行肩射,二是用小型三腳架支撐在地麵上進行有準備的射擊(臥姿發射)。由於使用三腳架發射時的命中率高(90%以上),故這種發射方式更為常用。肩射的命中率要低一些(70%以上),多在遭遇戰等緊急情況下使用。

另外,鑒於在巷戰中士兵將在有限空間內發射該種武器,“沙蛇”導彈采用了軟發射模式,在戰時士兵可借助此項功能隱蔽在建築物或工事內攻擊敵方坦克。

簡易殺手——“標槍”反坦克導彈

兵器檔案

彈長:957毫米

彈重:11.8千克

直徑:126毫米

射程:2000米

係統全重:2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