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麵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國民黨幾十萬大軍四麵包圍過來,妄圖一舉圍殲紅軍。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敵重兵團之間,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戰機。1935年2月18日,已經渡過赤水河進入川南的紅軍,暫放棄北渡長江的計劃,二渡赤水河,返回黔北。2月24日,紅軍發起遵義戰役,5日內連下桐梓、婁山關、遵義城,殲滅和擊潰敵人2個師又8個團,取得了長征以來第一次重大勝利。紅軍為了尋求新的戰機,於3月16日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蔣介石急令大軍向川南進擊。紅軍突然轉向東北,21日四渡赤水河,並以紅9軍團鉗製敵人,主力南渡烏江,兵臨貴陽。
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驚恐萬分,急令各路兵馬回援“保駕”。中央紅軍趁滇東北敵人兵力空虛之機,繞過貴陽,急進雲南。紅軍主力在昆明虛晃一槍,即轉向西北於5月初搶渡金沙江。至此,紅軍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這是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