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城中問話(3 / 3)

如此,明朝與努爾哈赤在遼東大地上來來往往鬥了許多年,致使紛亂不止,法度無序,各各部族之間縱橫往來在遼東土地上豪搶強奪,生靈塗炭。而蒙古人,也是在這個混亂的時候把手伸向遼東大地。

那時,蒙古各部之間關係極其混亂,已有了很明顯的內外之分,這是因為,公元1510年‘巴圖孟克達延汗’,在滿都海徹辰哈屯的輔佐下統一了蒙古各部。並在東蒙古建立了左右兩翼六個萬戶分封給諸子統治。左翼三萬戶既察哈爾,喀爾喀,烏梁罕。其中的喀爾喀部卻由兩人統帥,六子‘阿勒楚波樂特’所管轄哈拉哈河東岸的五部稱‘內喀爾喀’。幼子‘格爾森紮’所管轄哈拉哈河西岸的七部‘外喀爾喀’。

後來,因烏梁罕萬戶在布迪汗時期叛亂,而被撤消了萬戶的建製,這給外七部喀爾喀很大的向西發展的空間,使得‘外七部喀爾喀’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哈拉哈蒙古(蒙古國)雛形。

而一直與大明朝接壤的‘內喀爾喀五部’,發展到如今卻也出了野心不小的家夥,並奢望著要與努爾哈赤和大明分廷抗理,他就是‘林丹汗’。

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林丹汗連續三次抄掠明邊,自明朝邊界廣寧至錦州長達數百裏戰線上頻繁出擊,聲勢浩大。林丹汗在使明朝震駭之餘,也提醒了明朝,利用這支新崛起的力量,可以對付如日中天的後金。

到了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19年)四月,努爾哈赤出人意料的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迫使明軍完全喪失了對遼東戰事的主動權,不得不從進攻轉為了防禦。到六月的時,林丹汗卻又趁著明軍新敗,從北而來一舉奪取了遼東重鎮‘廣寧’。朝廷為了不讓蒙古人與後金聯合,使駐守遼、沈諸城的明軍兩麵受敵,不斷遣人到察漢浩特,竭力討好林丹汗,希望與其聯合。林丹汗當時也考慮到,與明朝保持友好,進行貿易有利可圖。同時,利用明朝還可以遏製和削弱後金勢力。便答應了明朝的建議,而明朝也默許了林丹汗對廣寧城的統治。

但這樣微妙的局勢卻沒維持多久,剛剛大勝的努爾哈赤便馬不停蹄的開始攻打鐵嶺,當時駐守鐵嶺的明軍勢單力薄,難以抵擋後金精銳,於是明朝派人到察漢浩特向林丹汗求援。林丹汗命內喀爾喀五部萬餘人,開赴鐵嶺支援明軍。

林丹汗所遣大軍乘夜到達鐵嶺城下。此時,努爾哈赤早已集中優勢兵力攻克了鐵嶺。當他得知蒙古軍一萬人到達城下,便指揮諾貝勒出城交戰,齊賽諾延率領的蒙古軍隊不敵,幾下陣來,奔遼河奪路而逃,後金軍隊緊追不舍,並活捉了齊賽諾延、巴克、色本、桑噶爾寨等人。

事到此時林丹汗怕了,他這一仗不但打輸了,還把自己的兩個部族打的投降了努爾哈赤(巴約特部與科爾沁部),更不得不屈辱和努爾哈赤簽署了城之盟。從此,努爾哈赤暫時的解決了來自北方的威脅。但林丹汗雖然不敢再和努爾哈赤衝突,但他卻指望著大明可以幫他報這個仇,就趁敗北返,重又把廣寧城送還給了大明。但他去時,卻在城中丟下了不少蒙古人,尤已巴林部蒙古人居多。

這就廣寧城中為什麼蒙古人這麼多的原因,而聽萬輝和高邦佐說,這些人中還有不少參加過鐵嶺那場戰,對女真人並不友好,甚至還深深的仇視他們。

聽完這些,我陷入了深思,不由的回想起康熙年間那場滿、蒙大戰,康熙與格爾丹,努爾哈赤和林丹汗,蒙古人和女真人,他們之間又到底是個怎麼樣的關係呢?我混亂著,連高邦佐的拂袖離去都未差覺。

也許是想的太久也太多了,我的腦袋越來越昏,本想起身去休息,耳邊卻突然又響起了高邦佐剛才說過的一句話:經、撫俱逃?巡撫,經略.....

難道高邦佐出城見過熊廷弼了?而熊廷弼不但沒來救援廣寧,反倒也跟著跑了!不會吧!這我還玩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