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黃帝”和“皇帝”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中國人常常自稱炎黃子孫,炎黃子孫中的“黃”指的是黃帝。根據《史記》的記載,黃帝姓公孫,名軒轅,他剛剛降生的時候就表現出神靈之氣,據說頭額如太陽,眉宇如龍骨。黃帝天資聰穎,不滿七十天就會說話,長大後敦厚敏捷,富有智慧。當時神農氏逐漸衰微,部落之間相互征戰,紛擾不休,民不聊生。黃帝決定平定戰亂,於是習武練兵,出征討伐,各部落紛紛歸順黃帝。炎帝侵擾欺淩其他部落,黃帝修德練兵,深得民心,與炎帝在阪泉之野大戰一場,打敗了炎帝。黃帝又在涿鹿之野擒殺了作亂的蚩尤,從此天下安定。各部落一致推舉黃帝為天子,黃帝任用賢能,天下大治。

黃帝並不是後世所謂的“皇帝”,他是天下首領,卻不是封建君主。皇帝的稱謂始於秦始皇,他創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製度,並自稱“始皇帝”。“皇帝”之名來自“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古代立下豐功偉業的聖王。根據《史記》的記載,三皇指的是伏羲、神農和女媧,五帝指黃帝、顓頊、嚳、堯、舜。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業蓋過三皇五帝,所以自稱“皇帝”。在封建製度下,皇帝擁有最高權力,貴為“天子”,總攬各項大權,對民眾劃分森嚴等級,不能隨便僭越。皇帝自稱“朕”,皇帝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使用這個稱呼自稱,突出了皇帝的權威和無上地位。

102西門豹在鄴地廢除了河伯娶親的陋習,河伯是一位怎樣的神仙?為什麼要娶親呢?

河伯是古代傳說中掌管黃河的水神,也有人認為河伯是所有河川水神的統稱。關於河伯成仙的過程也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搜神記》中說,宋代弘農郡有個農民叫馮夷,在八月上旬的庚申日渡黃河,結果在黃河中淹死了,天帝可憐他,命他做黃河的水神。從此之後,人們都不在庚申日渡河,人們覺得如果這一天行船,一定會翻船溺水。在另一個神話中,馮夷不是因為溺死而成為河伯,是服用一種仙藥而成了水神。《山海經》中描繪了一個叫冰夷的河伯,冰夷長著和人一樣的麵孔,乘著兩條龍拉的車子自由遨遊。屈原有一篇名為《河伯》的詩,是用來祭祀河伯和洛水女神的詩文,其中讚頌了兩位神仙之間美好的愛情,表達了希望和河伯友好相處的願望,也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為什麼人們這樣希望與河伯友好相處?原因非常簡單,古時候居住在河流沿岸的人們認為他們的生產生活需要河伯保佑,河伯如果發怒懲罰人們,發大水導致水患,人們就要遭殃。民間傳說河伯的妻子宓妃曾經和後羿相戀,被河伯發現了,後羿用神弓射傷了河伯的一隻眼睛,河伯由此變得情緒暴躁。自此之後,黃河經常發生水患災害,黃河沿岸的鄴地也漸漸形成了為河伯娶妻以保佑平安的陋習。當地巫師利用人們祈求平安的心理,以河伯娶妻的名義欺詐當地百姓,每年都要把一名女子投入河中給河伯做妻子,以致當地有女兒的人家紛紛逃走。戰國時,魏文侯派西門豹去治理鄴地。西門豹上任之後決定廢除河伯娶親的惡習,運用智謀把巫師和巫師的三個弟子都扔到了河中,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提河伯娶親這樁事了。西門豹帶領當地百姓修建水利設施,杜絕了水患。

103托塔李天王手中常托著一個寶塔,這寶塔有什麼神力?

《封神演義》中講述了托塔李天王手中寶塔的來曆。托塔李天王名叫李靖,是商朝末期陳塘關的總兵,李靖拜度厄真人為師修道。李靖有三個兒子,分別叫金吒、木吒和哪吒。哪吒本領高強但性情乖張,大鬧東海並殺死了龍王三太子。李靖為了息事寧人,父子反目,逼迫哪吒自殺。太乙真人幫助哪吒蓮花化身,複活後的哪吒找李靖複仇,李靖不敵哪吒,被追趕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危急關頭,燃燈道人贈與李靖玲瓏寶塔,將哪吒壓在寶塔中,寶塔中燃起熊熊大火,最終把哪吒燒服,父子二人這才言歸於好。之後共同協助武王伐紂,伐紂成功之後,李靖父子四人一起被封神。

而在《西遊記》中,李靖儼然是一位天界的高級將官,在攻打花果山、收服白鼠精等降妖戰鬥中,托塔李天王都是指揮將領。他手中的寶塔助他降服了不少妖魔鬼怪。這座寶塔的全名是八寶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是天界重寶,擁有極為浩大的能量,能夠收服妖魔,降服惡煞,必要時連神仙也能收到寶塔中去。

曆史上,李靖其人是唐朝一位統帥三軍的大將軍,也是立下豐功偉業的開國元勳。他從年輕時就跟隨李世民,戎馬一生,智勇雙全。他不僅實際作戰,還把自己多年作戰的經驗寫成著作流傳後世。

不過他是不是托塔李天王的原型呢?更多人認為,托塔李天王來源於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之一——北方多聞天王,他在古代中國有多個形象,其中之一就是一手仗劍,一手托塔,威風凜凜。古代繪畫作品中有很多這種托塔天王圖,吳道子、範瓊等大畫家都曾經畫過托塔天王像。傳說因為寶塔曾經救過多聞天王,所以寶塔就成了他護身的寶物。北方多聞天王在佛教中的職責與托塔李天王類似,也是收服妖魔,護佛護法。

104上古獄官皋陶遇到棘手案件時用一隻怪獸就能斷案,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皋陶被尊為中國的“司法鼻祖”,因為他曾經掌管刑法,在神獸獬豸的幫助下,判案十分精準。

堯帝在位的時候,皋陶就因為品行剛正耿直而聞名天下,德才兼備的他受到人們的尊重。舜帝任命大禹治水的時候,大禹曾推薦皋陶和另外兩位賢臣擔任治水工作,可見當時皋陶已經享有很高的聲望。不過舜帝另有打算,當時蠻夷侵擾華夏,常有壞人為非作歹,他任命皋陶掌管刑法,並且囑咐皋陶處罰應當讓人信服,對不同的罪行要分別對待,隻有公正廉明,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

皋陶曾經輔佐大禹治水,大禹繼位後仍然忠心耿耿地輔佐朝政。大禹為了嘉獎皋陶,把他封在皋城。大禹還曾經想把王位禪讓給皋陶,但是皋陶死在了大禹之前。

獬豸是皋陶的神獸,傳說是黃帝在位時期,一位神人奉獻給黃帝的。《異物誌》中描述獬豸的形狀有些像羊,但是隻有一隻角。獬豸非常有靈性,具有與生俱來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性情與皋陶一樣忠貞正直。如果它看到兩個人相鬥,就會撲上去咬住犯錯的一方。兩個人如果爭吵,它就會去攻擊理虧的那個人。每次遇到棘手的案件,皋陶難以決斷時,他就會放出神獸獬豸,獬豸衝上去咬住誰,誰就是有罪的。

因為它的這項本領,人們將獬豸看作是象征著正義的祥獸。從漢朝到清朝,執法的官吏或者戴著有獬豸圖案的法冠,或者穿著帶有獬豸圖案的官服。直到現在,我國法官所使用的法槌上麵也有獬豸圖案,提醒法官決斷時應當想到獬豸的廉明忠貞。

105“睡仙”陳摶老祖能夠一睡好幾年,他為什麼要睡這麼長時間呢?

陳摶號希夷先生,被人們尊稱為陳摶老祖。“希”指的是視而不見,“夷”指的是聽而不聞,陳摶重視以睡眠的方法養生修煉,所以又被人們尊稱為“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