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交權布局、調兵分化(上)(2 / 2)

命種師中整編出來的另外一個軍、皇家陸軍第八軍轉赴西域,調歸西域都護府劉錡統率。換防第八軍的,則是剛剛在達林庫兒湖邊與張揚一起聯手幹掉黑汗王的、劉鋒所率的第八軍。

如此一來,種師中手下由其親自編練出來、重組完成的三個軍中,隻剩下了一個第十二軍留守在漠北他的麾下。而都統的職位給了段正嚴,進一步讓段正嚴形成了對他的監督與挾製。

就算那位妻叔、師叔雙重長輩真有不臣之心,不願意屈居於兩個與劉行一樣年輕的新宰相之下。劉行相信隻要段正嚴到了漠北,種師中想鬧事,隻能帶著他那隻有一個協的警衛兵造反。

那樣的話,不用吳玠出手、段正嚴親領的第十二軍和絕對服從劉家兄弟劉鋒所率第八軍隨時都能輕而易舉的將之擊敗、瓦解掉……

種師中資格老、威望高,那麼在他之外、難道其他手握重兵的人就沒可能在吳馬接班的時候鬧事了嗎?

當然還有其他人,在種師中之後、劉行最擔心不服那倆小子的人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剛剛被封了加官進爵的劉錡。

為何劉行會連自己的親哥哥都懷疑呢?原因其實再簡單不過。

首先、劉錡是劉行的親哥哥,這一點上、按照封建社會的傳統觀念,一旦劉行交權、他是完全有理由順利入住朝堂,成為至少一個副宰相位置接替者的人選。

子承父業、劉行尚無子嗣,當劉行選擇功成身退時、若是讓劉錡入朝堂繼承劉家人在朝堂之上的名譽、地位和權利,那也是無可厚非的。

可是為何劉行選擇了馬擴、選擇了吳玠,而沒有選擇劉錡或者是劉錫呢?

那是因為劉行另有打算,那個打算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隻待朝廷交替完成,劉錡與劉錫兄弟遲早要辭官離朝來這大海島上與自己團聚。爾後兄弟齊心,對藤原紀子身後的日本皇族中覬覦中原者去展開殺伐。

難道手下有了劉偉、劉徽等人還不夠,一定要拉著劉錡、劉錫那兩員如今已經威震四方的本族大帥來這大海島才安心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劉行心底裏,劉偉也好、劉徽也罷。他們雖然都對新式戰術和戰法掌握得狠好,但缺乏那種帥才霸氣。

而若真的想將這大海島變成東海擎天柱、牢不可摧地護衛好大宋的海上邊疆。沒有帥才不行、沒有果決狠厲的大將也不成。

劉偉之才充其量是一個領兵十萬的將軍、劉徽等人也都與他不相上下。劉錡和劉錫卻是可領百萬軍、橫征討伐四方的帥才和大將之才。

所以在防止種師中可能永兵不服、抗菌吳馬的同時,劉行先將劉錡手下對其最唯命是從的劉鋒給調去了漠北,分化了一下九哥對兵權的控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