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所期待的這支生力軍,是威名赫赫的我華東野戰軍第9兵團。兵團司令兼政委是大名鼎鼎的黃埔一期畢業生,人稱華野猛將的宋時輪。
在雄兵百萬的華東野戰軍中,名將雲集,群星閃耀。有先期威震華中的葉、王、陶(葉飛、王必成、陶勇),更有後期縱橫華東的許、宋、王(許世友、宋時輪、王建安)。在華野各主力縱隊中,尤以許世友的9縱和宋時輪的10縱讓國民黨軍隊聞風喪膽。所以華野軍中皆言9縱攻無不克,10縱守無不堅。在解放戰爭中,9縱攻濰縣,克濟南,鏖兵淮海,渡長江,攻蘇杭,血戰上海,可謂是攻無不克,所向披靡;10縱則是以打阻擊見長,國民黨軍有言:“排炮不動,必是10縱。”淮海戰役中,10縱在邱清泉兵團的傾力猛攻之下,浴血拚殺,死戰不退,硬是讓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邱清泉兵團灰飛煙滅。
解放以後,文武兼備的宋時輪出任華野9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兵團下轄第20軍(原華野1縱)、26軍(原華野8縱)和27軍(原華野9縱)。了解人民解放軍戰史的人都知道,除了駐守漳(州)廈(門)的第31軍之外,華野精銳幾乎全在於此。
9兵團首先接到出動命令的是駐浙江、平湖及及金山衛一帶的27軍,當時全軍正在新任軍長彭德清、政委劉浩天的率領下,進行以解放台灣為目標的渡海登陸訓練。1950年10月1日,9兵團正式下達了兵團作戰第4號令,命27軍:“自浙江平湖一帶迅速移駐山東泰安、大汶口地區。全軍於10月7日鐵路輸送完畢,隨時準備執行抗美援朝作戰任務。”
10月27日,中央軍委發來緊急密電,命27軍於11月1日起,用三天的時間全部車運至遼寧省集安地區,集結待命。
其時,正是朝鮮戰場上炮火連天,我先期入朝部隊在進行第一次戰役的時候。
接到命令,早已盤馬彎弓整裝待發的27軍立即出發。自11月1日起,向東北地區梯次開進。
在火車上,27軍軍長彭德清和政委劉浩天等軍師領導根據新的作戰任務之特點,探索在寒冷地區進行山地作戰的一些戰術問題。大家認為,隨著作戰地區和作戰對手的變化,全軍在長期的解放戰爭實踐中所形成的那種猛打猛衝的戰術手段也必須改變。必須充分發揮近戰、夜戰的威力,才能有效地抵消敵人的火力優勢,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另外,山區地形複雜,部隊行動必須隱蔽迅速,才能達成戰役、戰鬥的突然性。與現代化裝備的美軍作戰,必須大膽實行穿插迂回,斷敵退路,才能從根本上動搖敵人的決心,奪取戰爭的勝利。
畢竟是經驗豐富的王牌軍的指揮員,就在火車開進期間,一些對未來作戰有絕對指導意義的戰術觀點已經逐步成形。軍參謀長李元根據軍首長的意見,迅速責成司令部製定相應的戰術指導原則印發全軍。
11月4日晚21時,27軍之80、81師由安東(今丹東市)渡過鴨綠江,入朝鮮白馬地區待機。隨後,第79師也順利抵達安東一帶集結。
這時,我先期入朝的部隊已經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重大勝利,把驕兵冒進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一直逐回了清川江以南。
由於第一階段戰役殲敵不多,所以彭德懷司令員判斷敵人可能還沒有摸清我軍實力。為了引誘蝟集一團的敵人重新展開,為我下一步對敵實施更大規模的分割圍殲創造條件,彭德懷果斷命令我前線各部迅速與敵脫離接觸,組織撤退。
為了粉碎敵人新的進攻企圖,彭德懷決心在東西兩線集結重兵,和“聯合國軍”進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較量。
11月6日,27軍接到兵團命令,要求該軍立即從朝鮮境內徒步行軍東進,隨兵團主力東線兵團,準備在第二次戰役中打擊東線之敵美10軍。
接到命令之後,彭德清考慮部隊幾天來連續行軍,一直沒有得到休息,如果再進行長距離的徒步行軍,勢必會使部隊疲勞過度,且行動過於遲緩。為了避免勞師遠征,彭德清軍長急電宋時輪司令員,建議部隊退回安東,從安東乘車東進,再從臨江入朝。宋時輪司令員當即批準了彭德清的建議,同意27軍於9日乘火車自安東啟運,向臨江開進。
12日,第27軍的數萬將士懷著高昂的戰鬥激情,由臨江依次入朝,迅速向長津湖以北地區挺進,實施戰役集結。
奉彭德懷司令員之命,9兵團司令宋時輪統一指揮我東線集團的進攻作戰。任務是擊退當麵之敵美10軍,力爭殲滅驕橫狂妄的美軍陸戰1師。
從名義上看,9兵團下轄第20、26、27三個軍的兵力,但由於這三個軍分別配屬加強了30軍的各一個師,所以9兵團的實際兵力達到了12個師,共15萬人。
熟讀兵書戰案,作戰經驗豐富的宋時輪,深知突然性是取得進攻作戰勝利的重要前提。看到陸戰1師沿長津湖兩岸分兵冒進,他決心在長津湖一帶展開兵團主力,以攻勢淩厲的第27軍擔任主攻,以20、26軍擔任外圍的穿插迂回,為不可一世的陸戰1師布下一個裏外三層的鐵桶陣,徹底殺一殺這個所謂王牌師的囂張氣焰。
為了隱蔽戰役企圖,宋時輪嚴令所部三個軍曉宿夜行,隱蔽開進,在長津湖兩岸完成戰役展開。在9兵團開進的過程中,突然寒流襲來,氣溫驟然下降到了攝氏零下30多度。一時間整個北朝鮮地區大雪飛舞,寒風凜冽,部隊不得不頂風冒雪地向著預定作戰區域開進。沿途崇山峻嶺,崎嶇難行,人煙稀少,給部隊的行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由於氣候嚴寒,再加上敵機封鎖,使得部隊的後勤供應發生了巨大的困難。不少分隊成批成建製地被凍傷,有的部隊入朝三天即開始斷糧,27軍在入朝五天以後全軍發生糧荒。由於言語不通,與朝鮮人民的聯係極為困難,部隊在大部分的時間裏不得不忍寒露營,這對於普遍缺乏禦寒裝備的9兵團來說,其艱難困苦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就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第9兵團的十幾萬人馬硬是神不知鬼不覺地全部機動到了預定的作戰區域,似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了渾然不覺的陸戰1師麵前。
戰後,美國人對9兵團在頻繁的空中偵察下完成如此大規模的集結與開進感到驚歎不已,連稱這是“當代軍事史上的奇跡”。
11月23日,是西方傳統的感恩節。
在位於朝鮮東部的美10軍指揮部裏,阿爾蒙德軍長正在和其他的高級軍官——包括戰鬥力最強的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少將、陸軍第7師師長巴爾少將等人舉行聚餐。席間準備了雞尾酒,使用了桌布、餐巾、瓷器和銀器,甚至還有座位姓名卡片。豐盛的菜肴和過於鋪張的場麵,讓那些剛從冰天雪地的戰場上歸來的軍官們有一種荒誕不經的感覺,但好出風頭的阿爾蒙德卻自得其樂。
在自己享受“感恩節”大餐的同時,阿爾蒙德沒有忘記那些在泥濘的雪地裏跋涉的士兵,他慷慨地下令犒賞他的部下。這一天,困頓於風雪之中的前線部隊破天荒地享用了一頓豐盛的節日大餐,包括雞尾酒、尖餡橄欖、烤小公火雞加酸果醬、薯條、水果沙拉、水果蛋糕、肉餡餅和喝不完的咖啡。
阿爾蒙德和他的美國大兵們在享受“感恩節”火雞大餐的同時,十幾萬樸實、堅韌的中國士兵,正隱蔽在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當中,一口炒麵一口雪地耐心等待著戰鬥的到來。
和阿爾蒙德信心十足的情緒相比,陸戰1師的史密斯師長和步7師的巴爾師長似乎更顯得冷靜和理智。在宴會期間,巴爾私下對史密斯抱怨說:“我對這種不顧側翼安全、無視對手存在的推進感到不安。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指揮這次行動,我手頭上的補給從未超過一天的用量。在幾乎是無法通行的道路上,這種推進簡直是如履薄冰。”
聽了巴爾的抱怨,外表斯文、頗具學者風度的史密斯少將也憂心忡忡地說:“我覺得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深淵。內德(阿爾蒙德)隻是超齡的‘屎殼郎’的傳聲筒,一旦中國軍隊的主力切斷我們的後路,那我們隻能在冰天雪地裏葬身。”
“超齡的屎殼郎”,這是史密斯對堂堂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的蔑稱。
在推進計劃上,史密斯和阿爾蒙德矛盾重重。阿爾蒙德要陸戰1師在進占下碣隅裏之後,立即兵分兩路,從長津湖的東岸和南岸向北、向西進攻,讓陸戰1師這支“美利堅之劍”迅速抵達鴨綠江。但史密斯則認為,分散兵力無異於自尋死路。在極擅穿插迂回的中國軍隊麵前,分散兵力等於為對手製造機會。他覺得阿爾蒙德和麥克阿瑟一樣狂妄自大。由於陸戰隊隸屬於海軍,所以史密斯並不懼怕麥克阿瑟和阿爾蒙德。對於阿爾蒙德的北進計劃,他則是一拖再拖,進展緩慢。
隸屬於陸軍的步7師在上司的嚴令之下,急躁冒進,結果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美國人約瑟夫?格登在《漫長的戰鬥》一書中寫道:
巴爾的神速進展使他獲得了麥克阿瑟和阿爾蒙德的祝賀。這也注定了使他的師中大部分人極度痛苦地掙紮在由風雪嚴寒和中國人子彈鑄成的死亡線上。
雖然史密斯少將的心裏憂心忡忡,但躊躇滿誌的阿爾蒙德似乎並不太理會這些。感恩節的火雞宴之後,第10軍召開軍事會議,阿爾蒙德下達了作戰命令:
“10軍將主攻方向指向西麵的武坪裏,突擊與第8集團軍相對峙的中國軍隊的背後,與第8集團軍的攻勢相配合,在捕捉和殲滅中國軍隊之後,從武坪裏北進,占領鴨綠江南岸。10軍決定11月27日晨開始進攻,陸戰1師擔任主攻任務,第7步兵師作為助攻部隊,從陸戰1師的東側,經長津湖東岸北進。新到達的第3步兵師和第8集團軍的右翼配合,掩護第10軍左翼之安全,同時負責擊破地域內的北朝鮮遊擊隊,確保後方的安全,在必要時,還根據特別命令擔任支援陸戰1師的任務。”
阿爾蒙德一聲令下,美國第10軍車轔轔,馬蕭蕭,向長津湖兩岸發起了全線進攻。陸戰1師一馬當先,作為“聯合國軍大包圍作戰北側的鐵錘”,向西發起了進攻。
史密斯少將對阿爾蒙德的這一計劃持明顯的懷疑和抵觸態度。他有一種隱隱的預感,陸戰1師將在長津湖畔遭遇一個強大而可怕的對手。為了陸戰1師的榮譽,也為了成百上千的美國士兵的生命,他必須謹慎從事。
史密斯少將的感覺是敏銳的。在陸戰1師的前進道路上,人民解放軍中赫赫有名的王牌27軍的三個主力師,正在虎視眈眈地埋伏在長津湖畔的崇山峻嶺裏,準備和孤軍深入的陸戰1師放手一搏。
史密斯少將對自己的部隊進行了認真合理的編組,組成了三個超級戰鬥群,而後根據第10軍下達的任務,他向各陸戰團下達了師的進攻命令:
“師經長津湖東岸向北方的中朝國境進攻。第5團戰鬥群作為主攻部隊,首先占領下碣隅裏北方32公裏的袂物中裏;第7團戰鬥群首先占領柳潭裏,占領該地之後,預定以一個營在那裏固守;第1團戰鬥群在下碣隅裏、古土裏和真興裏占領陣地,掩護補給線。”
這個命令的要點,集中反映了史密斯師長對這次進攻缺乏信心的心情以及他對後勤供應線的顧忌。他以戰鬥力最強的第1團戰鬥群來掩護補給線,一方麵是為了保證攻擊部隊的物資供應,更深層次的目的則是為了給陸戰1師保護好這條唯一的退路。
戰後表明,史密斯師長的這一招可謂高明之至。假如沒有陸戰1師對進攻道路同時也是後撤之路的有力屏護,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序列裏也許從1950年底開始就不會有陸戰1師這個番號了。
根據第10軍23日的命令,史密斯下達了26日晨向武坪裏進攻的命令。
武坪裏位於柳潭裏西麵約90公裏處,位於我西線集團的側後,同時又有通向北方的江界直至鴨綠江邊滿浦的公路。陸戰1師如果攻占武坪裏,進可長驅直入抵達鴨綠江,退可左旋拊我西線集團之側背,與正麵進攻的第8集團軍對我西集團進行南北夾擊。如果進攻能夠得手,無疑這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好計劃。
戰鬥命令下達之後,擔任主攻任務的陸戰5團戰鬥群一馬當先,沿著興南至長津湖的山間公路開始了積極而堅決的推進。
一直在這一帶活動的誌願軍42軍之124師,並未對陸戰5團的進攻進行堅決的抵抗,而是且戰且走,看樣子僅僅是為了遲滯一下美軍的進攻。在史密斯發現中國軍隊竟然放棄了在第一階段作戰中讓他大吃苦頭的黃草嶺山口時,一向謹慎的他一下子對自己部隊的戰鬥力飄飄然起來。
陸戰1師的進攻出發地是興南,一條路麵糟糕的公路和一條窄軌鐵路並行北上。首先經過比較平坦的鹹興平原,而後經麻田洞從真興裏附近進山,登上陡坡,越過險峻的黃草嶺口,就可以經過古土裏到達長津湖最南端的下碣隅裏。
這條道路是陸戰1師進入長津湖地區的唯一通道。在到達真興裏之前,這是一條碎石鋪麵的雙行車道。但從真興裏的北側開始,到古土裏以南4公裏的黃草嶺山口,則是一段彎彎曲曲從陡壁斷崖旁邊通過的山間隘路。很顯然,一旦中國軍隊奪占真興裏,那麼突進山地的陸戰1師就可能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進退維穀,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特別是黃草嶺山口一線的坡道,是一條狹窄並坑坑窪窪的單行道,連卡車的通行都極為困難。這條隘路的一側是聳立的懸崖,另一側則是深不見底的斷崖深穀。行進在這樣一條充滿凶險的道路上,使得本來信心十足的陸戰隊員們平添了幾絲不安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