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附錄二《尉繚子》 (10)(1 / 3)

同什同伍的人互相聯結,上級下屬之間互相連保,就不會有抓不住的壞人,就不會有揭發不了的罪行。父親也不能懷藏私心包庇兒子,哥哥也不能懷藏私心包庇弟弟,何況軍營裏一起吃一起住的人,怎麼會因違犯軍令而互相包庇規則呢?

分塞令第十五中軍,左、右、前、後軍,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無通其交往。將有分地,帥有分地,伯有分地,皆營其溝域,而明其塞令,使非百人無得通。非其百人而入者,伯誅之;伯不誅,與之同罪。

軍中縱橫之道,百有二十步而立一府柱,量人與地,柱道相望,禁行清道。非將吏之符節,不得通行。采薪芻牧者,皆成行伍,不成行伍者,不得通行。吏屬無節,士無伍者,橫門誅之。逾分幹地者,誅之。故內無幹令犯禁,則外無不獲之奸。

譯文中軍以及左軍、右軍、前軍、後軍,它們都有自己所屬的營地,兵士們用臨時的圍牆把營地四周都圍起來,不允許軍隊之間隨便往來。將領有屬於自己的營地,大帥有屬於自己的營地,伯也有屬於自己的營地,他們的營地四周都挖有溝界,並且向眾人申明營地的禁令,讓不屬於他們百人中的人不能通行。如果不是他們百人中的人卻在他們的營地通行,那麼伯就可以懲罰他了;要是伯不去懲罰那個擅闖的人,就和此人同罪。

軍營裏的道路縱橫交錯,在道路上每隔一百二十步就會設立一個用木樁支撐起的瞭望台,方便觀察行人和各個營區的情況,在各個瞭望台之間也會安排士兵把守,禁止隨便通行和清理道路上的障礙。要是沒有持軍隊裏將吏們發的通行符節,就不能通過。砍柴、放牧的人也要排著隊一起走,要是不排隊一起走,那麼同樣不能通過。那些進出營區的人裏,要是下級軍吏沒有持通行憑證以及士兵沒有排隊一起進出營區的,守門的士兵是可以懲罰他們的。還有,如果誰要是越過自己的營區闖入別人的營區,同樣是會受到懲罰的。這樣一來,軍隊內部的士兵們就不會違反軍令禁規了,外麵想要混進來的奸細沒有不被抓住的了。

束伍令第十六束伍之令曰:五人為伍,共一符,收於將吏之所。亡伍而得伍,當之;得伍而不亡,有賞;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殘。亡長得長,當之;得長不亡,有賞;亡長不得長,身死家殘;複戰得首長,除之。亡將得將,當之;得將不亡,有賞;亡將不得將,坐離地遁逃之法。

戰誅之法曰:什長得誅十人,伯長得誅什長,千人之將得誅百人之長,萬人之將得誅千人之將,左右將軍得誅萬人之將,大將軍無不得誅。

譯文約束軍隊的法令說:將五個士卒編成一伍,共寫一份連保符書,並將它保存到將吏那兒。當作戰之時,自己伍內的傷亡數量和斬獲的敵人相同,則功罪相當;斬獲敵人且自己伍內沒有傷亡,則有賞;自己伍內有傷亡而未能斬獲敵人,則要殺頭抄家。自己的什長、伯長傷亡而斬獲敵人什長、伯長的,功罪相抵,不賞不罰;斬獲了敵人的什長、伯長而自己的什長、伯長沒有傷亡的,有賞;自己的什長、伯長傷亡而未能斬獲敵人的什長、伯長的,要殺頭抄家;再次作戰的時候能夠斬獲敵人高一級的軍吏,可以免除罪責。自己的大將傷亡而斬獲了敵人大將的,功罪相抵,不賞不罰;斬獲了敵人的大將而自己的大將沒有傷亡的,有賞;自己的大將傷亡而未能斬獲敵人的大將的,要依照放棄防地、臨陣脫逃的罪行予以論罪。

戰時的軍事法令規定:什長可以懲處歸他所屬的十人,伯長可以懲處歸他所屬的什長,統率千人的將領可以懲處歸他所屬的統率百人的將領,統率萬人的將領可軍營裏的道路縱橫交錯,在道路上每隔一百二十步就會設立一個用木樁支撐起的瞭望台,方便觀察行人和各個營區的情況,在各個瞭望台之間也會安排士兵把守,禁止隨便通行和清理道路上的障礙。要是沒有持軍隊裏將吏們發的通行符節,就不能通過。砍柴、放牧的人也要排著隊一起走,要是不排隊一起走,那麼同樣不能通過。那些進出營區的人裏,要是下級軍吏沒有持通行憑證以及士兵沒有排隊一起進出營區的,守門的士兵是可以懲罰他們的。還有,如果誰要是越過自己的營區闖入別人的營區,同樣是會受到懲罰的。這樣一來,軍隊內部的士兵們就不會違反軍令禁規了,外麵想要混進來的奸細沒有不被抓住的了。

束伍令第十六束伍之令曰:五人為伍,共一符,收於將吏之所。亡伍而得伍,當之;得伍而不亡,有賞;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殘。亡長得長,當之;得長不亡,有賞;亡長不得長,身死家殘;複戰得首長,除之。亡將得將,當之;得將不亡,有賞;亡將不得將,坐離地遁逃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