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關隴疊翠古八景(1 / 3)

聞名遐邇三大泉

涇水源頭,六盤山下。涇源縣位於六盤山腹地,地處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地帶,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勝景繁多,有六盤山、白雲山、野荷穀、胭脂峽、老龍潭、彈箏峽、二龍河、涼殿峽、花崖溝、大雪山十大景區及70多個景點。境內群峰拔翠,森林茂密,溪流密布,降水充沛,氣候濕潤,形成了一片高原綠洲,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一顆綠色明珠。

據民國《化平縣誌》記載,涇源(舊稱“化平”)古時有“八景”,並附有民國7年化平知事王海帆所題詩聯。

觀嶺朝陽。在縣城東半裏,孤峰高聳,靈秀獨鍾。峰頭建有堡壘,登之可以望遠。旭日燦爛,映照周圍,樹木茂密,風景絕佳。故有“觀嶺朝陽”之稱。

隴山疊翠。其山環峙西南,俗名關山。綿亙境內百餘裏,層巒疊翠,清奇幽秀,故有是稱。

涇水源清。在縣南三十五裏,俗名涇河腦,為涇水發源之地。又曰老龍潭,其水清且漣漪。清中衛縣令胡紀謨、化平通判曾麟綬各作有《涇源記》,乃化平之勝景。

雙橋夜月。在縣西北三十裏米稞山(米崗山)下,昔有古渡二橋,今廢。旁有山隆起一大圓峰,渾如月形,夜間發光。

白岩映雪。在白麵鎮(今涇河源鎮)之南,山勢高峻幽秀,石色潔白如雪。明代白岩鎮名稱實因於此。其形勝與西安之太白積雪仿佛相似。

炭峽浮青。在縣東二十五裏,古名炭家峽,涇河由此出崆峒。石崖千尋,中流迅駛。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峽中時有氤氳之氣。

暖水蒸雲。在縣西北二十裏,水出甚溫,蒸蒸如釜上氣。若至春夏,清晨多雲,飯後即散。每占風雨,望雲物必,以是為首,堪稱奇觀。

龍泉涵碧。在縣西香水店有泉一窟,水色澄碧,深不見底,相傳為昔年之龍池。

涇源縣氣候濕潤,百泉彙流,但聞名遐邇的清泉有三處。

瓦亭泉,位於六盤山東麓的六盤山鎮瓦亭村南。民國《固原縣誌》載:“在縣南90裏,瓦亭西城處坎下,開鑿年遠,發水如珠跳,民間汲飲者甚眾,清可鑒影。”由此可見,瓦亭泉曆史悠久。這眼泓水,泉口廣闊,水清旺盛,如絲如縷的小水柱,從泉底砂粒中汩汩冒出,翻湧著密集的小水泡,似水在鍋裏沸騰不息,故而人們又喚作“百眼泉”。這眼泉水旺清澈,味爽可口,並溢出泉外成一小溪,彙入瓦亭河。此泉還有一景觀,每天清晨,泉水不時冒熱氣,縷縷如煙,飄浮嫋嫋,尤其隆冬季節,熱氣更盛,蒸蒸如雲。正如清固原知州王學伊在宣統《固原州誌》所言:“瓦亭城南門外有一暖泉,不時冒熱氣,彙入大渠。餘與守備張廷棟合力辟其東南荒地,種楊柳數千株。每當雨止,煙雲蓊鬱,試依堞樓眺之,亦可作一幅煙嵐圖。”

瓦亭泉水勢湧冽,清爽可口,與瓦亭古城相映生輝,古韻幽幽,情趣橫生。而今銀平公路與寶中鐵路相會於此,舊貌換新顏。重重疊疊山,平平直直路,叮叮咚咚水,高高下下樹,清清秀秀景,年年月月新。

香水泉,位於涇源縣西峽水庫壩下西南側的香水河畔,水清湛湛,味鹹而可口,村民以水充鹽食用,故稱”香水泉”。以此為緣為榮,稱其香水庵、香水店,峽名香水峽,河為香水河,鎮為香水鎮,名蜚百裏。

香水泉沿口不大,泉底水勢旺盛,一股水注如臂,從泉底砂粒中湧出,汩汩聲宏,溢出為溪,彙入香水河。清冽潔淨,每天清晨水冒熱氣,青煙繚繞,待到寒冬天冷時,熱氣大冒,如釜上蒸雲,繚繞不散,古稱“龍池”,亦為“龍泉涵碧”,為涇源八景之一。民國《化平縣誌》記:“縣西香水店(宋稱香水亮庵),有泉一窟,水飛澄碧,深不見底,相傳為昔年之龍池。”且有詩曰:“花飛絕磴,溪漲前灣。淼淼池水,淡淡青山。他日化雨,為福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