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性寒涼,對於胃“熱”者可在空腹時適量飲用。胃中性者,隨時飲用都無妨,而胃“寒”者則要在飯後飲用。但白茶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刺激胃壁的。
飲用白茶的用具,並無太多的講究,可用茶杯、茶盅、茶壺等。如果采用“功夫茶”的飲用茶具和衝泡辦法,效果當然更好。
白茶用量,一般每人每天隻要5克就足夠,老年人更不宜太多。其他茶也是如此,飲多了就會“物極必反”,反而起不到保健的作用。這裏還要給大家提個醒,腎虛體弱者、心動過快的心髒病人、嚴重高血壓患者、嚴重便秘者、嚴重神經衰弱者、缺鐵性貧血者都不宜喝濃茶,也不宜空腹喝茶。否則可能引起“茶醉”現象。
白茶宜常飲,不宜間斷。白茶的保健作用屬細水長流,不可間斷,否則,難以起到功效。古代名醫華陀在《食論》中提出了“苦茗久食,益思意”的論點。茶還要擇時而飲,不宜盲目飲用。俗話說:“飯後茶消食,午茶長精神。”飯前與臨睡前這段時間,就不宜飲茶。
青茶,亦稱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茶。烏龍茶是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撚、烘焙等工序後製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品嚐起來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麵,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主要生產地區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
烏龍茶可以分為:
(1)閩北烏龍:大紅袍、肉桂、半天腰、奇蘭、水仙、八仙等。
(2)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等,這裏的水仙和奇蘭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種茶地在不同的產地產的茶。
(3)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
(4)台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烏龍等,前兩年流行的那個叫東方美人的也是這種。
(5)阿裏山高山茶:阿裏山青心烏龍茶,阿裏山極品金萱茶等。
烏龍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稱為特種茶,還被譽為我國茶業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香漂四海,飲譽五洲。它具有紅茶之甘醇、綠茶之鮮爽和花茶之芳香,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所以品飲烏龍茶不僅可以生津止渴,而且更是一種藝術上的享受。烏龍茶泡飲技藝三個要素,即泡茶用水、泡茶器具和泡飲技藝,並掌握“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的原則,要從水、茶具、衝泡時間入手。
使用陶製小壺、公道杯、小盅(小杯),先用沸水燙熱茶具,然後在壺中裝入相當於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壺容量的茶葉,衝以沸水。頭兩道茶水通常會被舍棄,因茶葉初展,留塵還在,焦澀之味也略重,不適合入口。這兩道茶水會被用來溫洗茶杯,兩道水之後,茶杯也溫暖待承了。第三道沸水衝入壺中,1至2分鍾後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再入小盅內。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黑茶采用的原料比較粗老,加上在製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會比較長,所以葉色油黑或黑褐,因此就被稱為黑茶,黑茶是壓製緊壓茶的主要原料。黑茶的製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撚、渥堆和幹燥四道工序。其中藏茶是黑茶中的鼻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黑茶其中還包括了普洱茶。
黑茶因產區和工藝上的差別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藏茶和滇桂黑茶之分。
黑茶分為:
(1)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2)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3)四川邊茶: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等
(4)滇桂黑茶:六堡茶等
(5)陝西黑茶:涇渭茯茶等
普洱茶:可分為熟普洱和生普洱,熟普洱是完全發酵茶,而生普洱則是未經發酵的茶,所以生普洱的茶性跟綠茶比較接近。
飲用方法
黑茶類的製作過程一般注重發酵或後發酵,有的緊壓成磚茶、餅茶和散茶。黑茶一般選用茶壺茶具衝泡,條件準許下可煮茶。
黑茶需使用100度的沸水衝泡。具體衝泡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