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泡法:
將水燒至90—95℃,茶具最宜景瓷,裝上大約占壺容量百分之五的茶葉,衝入已燒好的熱水,衝泡後香氣高銳持久,隔45秒左右倒入小杯,先聞香,再品味,滿口生香,回味甘美。
功夫泡法:
衝泡工夫紅茶時一般要選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紅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溫在90—95℃。衝泡工夫紅茶一般采用壺泡法,首先將茶葉按比例放入茶壺中,加水衝泡,衝泡時間在2—3分鍾,然後按循環倒茶法將茶湯注入茶杯中並使茶湯濃度均勻一致。品飲時要細品慢飲,好的工夫紅茶一般可以衝泡2—3次。
具體步驟:
備具:壺、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放在茶盤上,茶道、茶樣罐放在茶盤左側,燒水壺放在茶盤右側。
賞茶:打開茶樣罐,讓來客欣賞茶葉的色和形。
燙杯熱罐:將開水倒入水壺中,然後將水倒入公道杯,接著倒入品茗杯中。
投茶:按1:50的比例把茶放入壺中。
洗茶:右手提壺加水,用左手拿蓋刮去泡沫,左手將蓋蓋好,將茶水倒入聞香杯中。
6.功夫紅茶第一泡:將開水加入壺中,泡一分鍾,趁機洗杯,將水倒掉,右手拿壺將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從公道杯斟入聞香杯,隻斟七分滿。
鯉魚跳龍門:用右手將品茗杯反過來蓋在聞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聞香杯杯底,翻轉一圈。
遊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將聞香杯從品茗杯中提起,並沿杯口轉一圈。
9.喜聞幽香:將聞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轉90度,杯口對著自己,用大拇指捂著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細聞幽香。
品啜甘茗:三個口是一個品,要做三口喝,仔細品嚐,探知茶中甘味。
從世界範圍上來看,在以上類的種茶中,以紅茶的消費人群數量最大,其次是綠茶,最少的則是白茶。
焙火程度來分類:輕火(生茶)、中火(半熟茶)、重火(熟茶)
古人說“春茶苦,夏菜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一般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以及冬茶。這是按照季節分類的茶種:
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萌芽,4月下旬到5月中旬間采製的茶葉。因為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厚,香氣強烈,且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所以使春茶滋味鮮活、香氣宜人而且有保健的作用。通常春茶製作的綠茶色澤綠潤,紅茶烏潤,品質非常好。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製的茶葉。因為夏天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非常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都不如春茶強烈,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後采製的茶葉。秋天降水少,氣候幹燥,在茶葉的長成、采摘和製作過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葉的香氣。在冷幹的溫度下製成的茶葉不僅內質保持較為完好,茶葉內含水分少,更顯香氣。但是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4.冬茶又叫冬片,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采製。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後,氣候逐漸轉冷後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因為稀有且製作成本高,冬茶在市場上價格高昂。比如凍頂烏龍就是冬茶。
按照萎凋程度不同分類:
1.綠茶不萎凋不發酵;
2.黑茶不萎凋後發酵;
3.黃茶不萎凋不發酵(殺青後悶黃再補足發酵的);
4.白茶重萎凋不發酵;
5.青茶萎凋部分發酵。
不萎凋茶:綠茶、黑茶、黃茶
萎凋茶:白茶、青茶、包種茶、烏龍茶、紅茶
再加工茶類:
花茶:茉莉花茶、珠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
緊壓茶:黑磚、茯磚、方茶、餅茶等
萃取茶:速溶茶、濃縮茶等
果味茶:荔枝紅茶、檸檬紅茶、獮猴桃茶等
藥茶,將藥物與茶葉配伍,製成藥茶,以發揮和加強藥物的功效,利於藥物的溶解,增加香氣,調和藥味。這種茶的種類很多,如“午時茶”、“薑茶散”、“益壽茶”、“減肥茶”、“蒲涼支茶”等。、
茶飲料(冰紅茶、冰綠茶、奶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