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羅貫中重寫三國史(1 / 2)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曆史小說,也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

羅貫中,名本,表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說浙江錢塘)。他生於元代末年,逝於明朝初年。他聰明機智,富有謀略,胸懷天下,並有一定軍事才能、政治鬥爭經驗。據說,羅貫中曾作過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的幕僚。他生活的元末明初,社會動蕩不安,人民顛沛流離,他過著避無定所的日子,四處漂泊。在義軍領袖張士誠被朱元璋打敗以後,羅貫中就退而從事曆史小說的創作,《三國演義》是他的代表作。

早在晉代和南北朝時期,民間就廣泛流傳三國的故事。唐宋時,有許多藝人表演說唱三國故事。元代,三國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今存最早的一部元代刊印的《全相三國誌平話》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寫定本,已初具《三國演義》的規模。書中有大量的不同於正史的附會與傳說,這一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文筆粗糙,敘事簡略。

正是在這些民間作品、傳說、戲曲的基礎之上,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利用陳壽《三國誌》和裴鬆之注的正史材料,結合他本人豐富的鬥爭經驗,寫成了這部波瀾壯闊、影響深遠的《三國誌通俗演義》,即《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了公元184年至公元280年間共97年的曆史故事,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書的開篇寫東漢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昏庸,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形成了聲勢浩大的以張角為首的黃巾大起義。其次寫大小軍閥對農民起義軍的鎮壓,董卓的凶殘暴戾以及十七鎮諸侯聯合聲討董卓。董卓敗亡之後,曹操權勢日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穩固了北方之後,進兵江南,準備消滅孫權和劉備的勢力。魏、蜀、吳三國鼎立對峙,相互爭鬥。最後西晉代魏,消滅蜀、吳,三國盡歸司馬氏,長期的分裂局麵結束,中國複歸統一。

在此書中,羅南中通過對三國紛爭離合的故事情節描寫,刻劃了許多具有鮮明性格特征的典型人物。有人讚譽他塑造人物有三絕,即曹操奸絕,劉備義絕,諸葛亮智絕。作者從正統觀念出發,表明了擁劉反曹的思想趨向,故而,他將劉備描寫成寬厚仁愛,堅守信義的典型。劉備初作安喜縣尉時,就“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在新野,老百姓歌頌他:“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他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對賢士推心置腹,受人敬仰。比如,他初見趙雲之時,就起敬愛之心。在長阪坡,張飛等人都懷疑趙雲去投奔曹操了,劉備卻毫不懷疑地說:“子龍從我於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對待諸葛亮,他的始終敬愛信任,更是人所共知的,從三顧茅廬到臨終時的白帝城托孤,無不體現他對諸葛亮的由衷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