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伍子胥掘墓鞭屍(2 / 2)

當時正逢楚平王病逝,伍子胥聽到消息以後,整天痛哭,捶胸狂叫,近似瘋人。公子光知道以後去問他:“楚平王是你的仇人,他死了,應當高興才是,為什麼反而捶胸痛哭呢?”伍子胥說:“我不是哭楚王之死,而是恨我不能親自斬下他的頭顱來祭奠父兄的亡靈。”公子光聽了,很讚賞他的一片孝心,答應在登位以後,為他出兵伐楚報仇。

伍子胥自恨不能親手殺了楚平王雪恨,氣得一連三夜失眠,反複思量,想出了一條妙計獻給公子光。他說:“我日夜苦思,想出了一個實現公子願望的妙策。楚平王剛死,缺良臣,公子可勸王僚趁楚國喪亂之際,發兵攻楚,以圖霸業。吳王好大喜功而不善計謀,定會聽從你的主張。”

公子光說:“如果命我派兵伐楚,那怎麼辦呢?”伍子胥說:“你可以先偽裝乘車不慎摔傷,吳王就不會命你去,而派他的兩名心腹武將率兵前往。讓公子慶忌去聯合鄭衛兩國出兵。那時,公子就派專諸行刺王僚了。”

公子光按伍子胥的計策行事,王僚果然中計。專諸用“魚藏劍”行刺成功。吳國國王換成公子光,改名闔閭。王僚兩名武將率兵在外,聽到王僚被刺的消息,不敢歸兵,各自投奔他國自保性命。慶忌則被新吳王派去的一個刺客殺死。從此無人敢與闔閭爭位。

吳王闔閭消除了心腹大患,大宴群臣,嘉獎有功之臣。伍子胥趁機向闔閭哭訴:“陛下的禍患已除,但微臣的家仇未報,不知何日才能雪恨?”

闔閭答應考慮他的要求。第二天一早就召見伍子胥進宮。他說:“寡人想為你出兵伐楚報仇,你看誰可率兵當將帥?”

伍子胥說:“隻要大王下命令,自當效命。”當時還有一個叫伯的,也是楚國臣子,受楚王迫害後投奔吳國,受到重用,這時在場,跟伍子胥一樣答話。

闔閭見兩人都是楚國人,擔心他們報仇以後不願再為吳國效命盡力,一時猶豫起來,站在窗前沉思不語。

伍子胥很敏感,察覺了闔閭的心事,便說:“陛下是不是顧慮楚國兵多將廣?臣舉薦一人當將軍,保證可以戰勝楚國。”他接著詳細介紹情況。此人叫孫武,吳國人,幼讀兵法,造詣很深,自己著述,寫有《兵法》十三篇。無人知道他的才能,現在隱居在羅浮山中。伍子胥又說:如果能得到他當軍師,吳國可以無敵於天下,楚國就更不在話下。

闔閭一聽孫武是吳國人,心裏非常高興,立即派人找來,向他詢問用兵之道。孫武對答如流,向吳王詳細介紹了《兵法》一書的內容。

闔閭聽完後,覺得很有道理,但未必能適用於吳國。他說:“你的《兵法》書很好,你是一個深懂用兵韜略的將才,但遺憾的是,吳國國小兵少,如何應用你的兵法呢?”

孫武說:“我的《兵法》不但適用於士卒,即使是婦女,隻要遵守軍令,都可經過訓練,用來打仗。”吳王鼓掌發笑說:“聽先生說的,都是不著邊際的話,天下哪有婦女操戈練習打仗的?”孫武說:“陛下如不相信,可派宮女當麵操演。”

闔閭派了300宮女給孫武當場操練,並派寵妃二人任正副隊長。孫武在操練前,首先宣布三道命令:一、隊伍不亂;二、不許喧鬧;三、不準違令。這些宮女以為是來玩耍,操演給吳王取樂,一個個嘻嘻哈哈,說說笑笑,扭扭捏捏,誰也不聽命令。孫武重申三次軍令,依然無人聽從。他就厲聲問執掌軍法的人:“士兵不聽命令,按軍法應如何處罰?”軍法官說;“應當斬首!”孫武立即命令執法,要將兩個女隊長斬首。參加操練的宮女嚇得人人臉上變色。吳王見兩個寵妃要被綁去處死,立刻傳旨赦免。但是,孫武說:“軍中無戲言,軍令如山。違令者不斬,誰還能指揮軍隊作戰?”他不顧吳王赦令,立即將兩個寵妃斬首,另挑兩個宮女當隊長,重新操練,嚴格要求。很快練出了一支步伐整齊、紀律嚴明的隊伍。

闔閭見孫武果然是個精通兵法的將才,善於練兵和用兵,便拜他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發兵6萬伐楚。楚軍慘敗,楚國郢都被攻破。伍子胥為報父仇,勸吳王闔閭滅了楚國,拆毀宗廟,並準他去挖掘楚平王的墳墓,開棺斬首,鞭屍雪恨。

伍子胥獲準後,找到楚平王的墳墓,挖出他的屍體,痛打300鋼鞭;並割下楚平王的頭,仰天長笑道:“父親、哥哥、我終於為你們報仇雪恨了。”

吳國闔閭回到吳國都城,把第一大功歸給孫武。孫武不願意做官,回鄉隱居去了。他留下了一部《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傑出的軍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