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專業商店五花八門,呈千姿百態。“DIY”--“自己來”,實則為裝修專業店。“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縮寫。譯成中文就是“自己動手”之意。
在英國和一些西歐國家就有這樣一種商店,它專門為居民提供美化家庭的各種裝修、裝飾材料和各類衛生潔具、門鎖扣、自己動手用的各種工具等。
在這種商店內還專門辟出一些地方布置典型的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的格局,供顧客欣賞、參觀和選購。這些樣板間是由室內設計師按當地居民習慣,精心設計、策劃,把家具、燈具、窗簾、地麵、牆麵等各個部分布置得井井有條,並將家具的造型、尺寸、用料、色彩、質感等都仔細琢磨,擺設十分得體,使之協調、完整又具有藝術感和方便感。臥室、廚房、餐廳、衛生間、書房、客廳等規格各異,布局種類繁多,使整個商店猶如一個豐富多彩的展覽會。他們對每種商品都加以編號,便於顧客搭配選購;同時還備有有關美化居室的圖書、畫冊、雜誌,以提高顧客的審美水平。
這類商店規模大,既像大展廳,又像工作間。商店組建有一支專業裝修隊伍,上門服務,並提供技術谘詢,真正做到了統一設計,配套供應,綜合服務。
(二)補缺商店
有些商品買回以後一段時間很可能因為丟三落四,或殘損,如茶杯蓋子砸了,襪子丟了一隻,撲克牌少了幾張等等。
在國外就有專門配零補缺的商店,如南斯拉夫科普裏市就有此店。
(三)定向商店
在意大利有許多專為某一部分顧客服務的商店。如孕婦商店、新婚青年商店、一歲嬰兒商店等等。這些商店利用針對性強的優勢,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服務。
(四)觸摸商店
許多商店的商品,尤其是高檔商品,一般都寫著“請勿觸摸”,以免商品受損,為此也影響了不少生意。但也有反其道行之的,如美國就有人專門開設一家“請君觸摸商店”,鼓勵顧客隨意試用、觸摸。
(五)講稿的商店
在美國有一家專門替演講者提供講稿的商店,其內容包括出席宴會、聚會、生日祝壽和結婚儀式等等各種各樣的不同場合所需要的簡短致辭。
(六)沒有櫃台的谘詢商店
近年來,在一些發達國家悄然出現了這樣一些商店,它們既不設櫃台,也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向顧客出售的,隻是科技知識、資料數據或結論等等。人們稱其為“科學谘詢商店”,這種商店最早於1977年在荷蘭出現。它們大都設在大學的校園中,首都阿姆斯特丹開設較多。1982年在法國的巴黎、馬賽等地相繼出現。當巴黎的科學谘詢商店擇吉開張之日,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還派總統科學顧問前往祝賀,宣布政府將以試驗的名義予以資助。
80年代末,在德國也建立了類似的商店,但其稱為“知識交易所”。它主要利用退休的老年人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知識為企業和生產單位攻關,同時也對青少年予以輔導。到這些商店的顧客幾乎各階層人士都有。要求谘詢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如購房、選擇貸款、辦理各種手續、鑒別建築物缺陷、出國旅遊、購物、人情風俗、編製計算機程序中的難點等等。當然,這些商店最受農業生產者和小企業主的歡迎,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建立完備的實驗室和聘請顧問,谘詢商店則解決了上述一些難題。
(七)“零售殺手”式商店
這種商店由一係列標準化的連鎖店組成。每個商店都按照超級市場形式布局,但它卻隻銷售某一類商品,如電腦、文具、照相機、玩具等等。雖然商品門類單一,但品種豐富,各種牌號、品種規格的同類商品無所不有。同時,因為經營品種單一,商品銷售成本大大下降。因此,可以低於一般商店的價格廉價提供商品。品種齊,價格低,自然就吸引了大量顧客。這種經營方式對經銷同類商品的其他類型的零售店產生致命的打擊,使它們迅速喪失了這一部分商品的市場份額。於是,“零售殺手”的命名由此而來。
以英國的PCWORLD(個人電腦世界)為例,其3萬平方英尺的銷售麵積,陳列著3000種以上的個人電腦產品及其附件與配件。其售價卻比市中心商店的同類商品低20%。商店按超級市場規則經營,每種商品後麵均附有包裝箱,顧客一旦看中後,馬上可以很方便地裝箱,用手推車推走,裝上他們的汽車運回家中。PCWORLD的創始人簡-默雪,原是一家電腦郵購公司的總裁,他發現美國電腦超級市場猛增,從1987年的6家急速擴展到1990年的78家,但歐洲各國並未意識到這一趨勢。簡認清了這一潮流,領先一步打進了歐洲市場。它創立的這一家商店年銷售額達7500萬美元。
簡成功的原因是:①有廠愛的鼎力相助。如IBM公司、蘋果公司等,都將最新與最齊全的個人電腦產品及時提供給他。
②麵向大眾薄利多銷。
③他原先搞電腦郵購業務,使他能以老客戶為媒介,建立新的客戶群。④他了解購買個人電腦客戶的心理特征--他們對電腦有一定的了解,但每當要真正購買時,往往缺乏信心,有“眼見為實”的選擇心態。而PCWORLD的營業員都具備豐富的產品知識,能解答各種問題,但又不充當導遊,而讓顧客去充分選擇,從而得到供應商和顧客的好感。⑤營業時間長,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全天提供銷售、安裝和修理業務。
(八)綠色商店
在奧地利有一家專門經營紡織品的商店,由於商店的主題布局為綠色,因而被人們稱為“綠色商店”。其店堂布局突出綠色,櫥窗底色是綠色,牆壁、地板、櫃台、貨架也是綠色。其商品和服務亦渲染綠色。商品的價格標簽、包裝盒、塑料袋等都有綠色標記。導購小姐著裝也為綠色。每逢節假日還特意備有綠色汽球和其他綠色小禮品。為什麼這家商店偏愛綠色,獨具匠心?因為,綠色象征春天、活力、生命,也是人們喜愛的自然色調。這家商店以綠色為自己的象征,無疑是為了博得人們的喜愛。
什麼是折扣商店
折扣商店這種類型商店,最近幾年在國外發展較快。進入90年代,消費者偏愛“價廉物美質優”商品的心理,促進了零售業以“優質”、“低價”作標榜,以24小時都營業的方便店和“優質價低”的折扣商店的發展。日本通產省指出,在日本1992年零售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日本的折扣商店1992年度的銷售額增長8.5%,以後估計增長勢頭不減。消費者使用的電子產品、服裝、酒類的折扣商店的營業額增長率都創曆史最高紀錄。這類商品的折扣店開張數目前所未有,方興未艾。所謂折扣商店亦稱為“廉價商店”。它的特點是:(1)品種齊全,類似百貨店,但出售之商品主要限於家庭日常生活用品。(2)價格低廉,所以商品標有折扣價,其價格大大低於一般商店。目前有許多商店如電器產品特別是小家電產品、鍾表等大部分通過折扣商店銷售。(3)自動售貨,很少服務,設備簡陋。(4)店址選擇在物業租金較低的地方,但又為交通方便之處。(5)因費用低,售價雖低,但盈利水平則不亞於同等規模的百貨店。
近年來,有些國家折扣店花樣翻新,例如日本,有百元店(出售商品每件皆為100日元)、千元店(每件出售商品皆為1000日元)、免稅店(免消費稅),以吸引顧客。
為什麼“萬客隆”式商店能風行全球
倉庫商店目前在全球風行,在我國也引人注目。它是一種類似倉庫的零售店。它起源於荷蘭的“萬客隆”,成立於1968年,目前已在世界各地開設100多個購物中心,年營業額在75億美元以上。這類倉庫商店一般設在城市的城鄉結合部,裝修與陳設簡單,設備也簡陋。商品按貨位式陳列。營業麵積較大,多在1-2萬平方米,並設有大型停車場。其價格一般低於其他商店10%左右。80年代,台灣省由張國安從荷蘭引進“萬客隆”模式,在台灣開展貨倉式銷售,設立倉庫商店,曾形成一股“萬客隆”旋風。我國大陸於1993年8月,在廣州成立了“廣州天河區南方大廈廣客隆”。由於它位於新舊城區的結合部,即在毗鄰天河體育中心的黃埔大道,附近人口不多,交通也不及市中心方便,因而並非商業黃金地段。可出乎意料的是,從8月6日開業,僅10個月,銷售額就突破兩億人民幣,從而引起商界人士的重視,“廣客隆”現象一時成為話題。一些人認為,“萬客隆”之所以迅速發展,主要是壓縮了從工廠產品轉化為商品的流程,降低了商品價格,具有競爭力。更有人認為,它對平抑消費物價具有正麵效應。
倉庫商店的經營特點是:(1)倉庫與商場結合,采用貨倉式銷售,其場所既是倉庫又是商場。(2)因一般店址設在城鄉結合部,且交通方便,使之既麵向城市中下收入階層又方便農民進城購物。(3)自選與導購相結合。倉庫商店的經營優勢是:(1)成本優勢。直接從廠家進貨,減少了中間環節。同時設備、場地簡單,降低了費用,具有低成本的優勢。(2)價格優勢。成本低,價格低,達到了薄利多銷的目的。(3)功能優勢。打破了多年來商業按批發和零售經營的框框。隻用一個庫存,既可作批發,又可作零售生意。(4)城鄉結合部有一定的地域優勢。
應當指出,這種倉庫商店也有缺點,如存貨較多時,容易積壓資金,因地處城鄉結合部,要擴大知名度,吸引顧客,也要支付一定的廣告宣傳費用。
例如,廣州的“廣客隆”開業10個月僅用於廣告的支出就達200萬人民幣。
什麼是目錄廉價展銷商店
目錄廉價展銷商店是60年代後期,在美國出現的一種商店。所謂目錄展銷,就是商店向顧客提供商品目錄。目錄附有實物照片、說明,標有貨號、價格的折扣數。顧客從商品目錄中選定商品以後,將其編號、價格、數量等填人購物單,交給店方,也可以用電話訂貨。商店按此送貨並同時收取貨款。如果顧客要親自看貨,商店也設有陳列室可供看樣選購。
這種商店主要經營出售毛利高、賣得快的名牌貨和精品,如飾品、攝影器村、箱包、皮具等等。這種商店與折扣商店相比,費用更省,原因是商品失竊率、損壞率低,售貨員減少;又因為有了目錄不必作廣告;店址可選擇物業租金低廉地段,因而商品相對廉價。
什麼是電視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