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兵家代表人物(1)(2 / 3)

田穰苴執法如山,出征時,監軍莊賈違犯軍紀,未能準時到達軍中。田穰苴以延誤軍機為由,要將他處以極刑。莊賈頓時驚恐不已,慌忙派人騎馬報告齊景公,請大王救他。然而,不待信使返回,莊賈便被斬首示眾,三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這時,齊景公的信使也帶著赦免令到,急切之中,竟驅車直闖軍營。田穰苴看過赦令道:“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隨即又問:“在三軍營中駕車硬闖的,該當何罪?”司法官回答說:“當斬。”來使立刻慌作一團。穰苴說:“國君信使可以不斬。”於是,殺了使者仆從和左邊駕車的馬匹,拆了車子的左半邊,以代替使者。

立斬違犯軍紀的監軍大臣莊賈的壯舉,使三軍將士對田穰苴更加敬畏,無人敢視軍紀為兒戲。田穰苴整軍之後,齊軍麵貌立刻改觀,成了紀律嚴明、軍容整肅、令行禁止、悉聽約束的能戰之師。然後,他立即率師出發,奔赴前線。

在軍旅中,田穰苴對士卒們休息、宿營、掘井、修灶、飲食、疾病、醫藥,都親自過問,把供給將軍的全部費用和糧食,都用以犒賞士卒,自己與士卒吃一樣的夥食。他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士卒歡迎,很快贏得了將士們的信任和擁戴,軍隊士氣高昂,願隨其慨然赴命。三天後,部署調整軍隊時,病兵都要求同行,士卒都爭著奮勇參戰,發誓效命疆場。消息傳到晉、燕軍中,晉、燕將士都為齊軍的軍威所震懾。於是,晉軍慌忙撤離阿、 ,燕軍渡黃河北逃。田穰苴乘勢追擊,很快便收複了被占城邑和土地,班師回朝。這一仗,粉碎了晉、燕滅齊的企圖,保衛了國家安寧。齊國朝野,一片歡騰。齊景公親率諸大夫到郊外隆重迎接,並任命田穰苴為掌管全國軍事的大司馬。司馬穰苴的名字,從此遐邇皆知,故後人稱他為“司馬穰苴”。

外患消除之後,內爭又起。齊國大夫鮑氏、高昭子、國惠子之輩陷害穰苴,在齊景公那裏進讒言,景公罷了穰苴的官。穰苴離職後一心總結治軍、作戰經驗,撰寫兵書戰策。不久病發而死。田氏家族因此對高昭子、國惠子等異常痛恨。其後田常殺了簡公,盡滅高子、國子的家族。田常的孫子田和自立,號太公。到了太公的孫子田齊掌權時,便自立為齊威王。這時,距司馬穰苴故世約有150年。齊威王在組織士大夫追論古人兵法時,將司馬穰苴的兵法附於其中,並將兵書的名字定為《司馬穰苴兵法》,亦稱《司馬法》。

(二)戰國時期代表人物

1.吳起

吳起(?—公元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一說曹縣東北)人,是繼孫武之後,既善於用兵又具有高深的軍事理論的第一人。他戰功顯赫,兼有政績,是一個有爭議然而傑出的人物。作為戰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其軍事實踐和軍事理論,對後世影響很大,後世論兵,莫不稱“孫吳”。今本《吳子》,還被譯成英、日、法、俄等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吳起為人思慮縝密,秉性剛烈,誌向高遠,為求做官,敗光家產。於是有一些鄉鄰公開議論嘲笑他,吳起因此大怒,連殺了三十多個誹謗自己的人而離家出走。他輾轉去了齊國,拜曾參為師,很得曾參賞識。這期間,他還娶了齊國大夫田居的女兒為妻。後來,因為母親去世他未歸家,被曾參視為品行不端,斷了師生情誼。吳起不得已奔投魯國,並開始研習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