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說什麼是精神文化(1 / 1)

在企業文化結構中,精神文化處於核心位置,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包括企業使命、企業精神、經營哲學、企業道德、核心價值觀等基礎內容。精神文化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和。

一、企業使命

所謂企業使命,是指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應擔當的任務和責任,是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理由的表現,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為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製定提供依據。企業使命需要說明企業在全社會經濟領域中的活動範圍和層次,並具體表述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任務和責任。

二、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隨著企業的發展而逐步固化的一種群體意識,是對企業現有觀念意識、傳統習慣、行為方式中積極因素的總結、提煉和倡導,是企業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即企業人格化的集中體現。企業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於哲理,又簡潔明快的語言予以表達,便於員工銘記在心,時刻激勵自己,也便於對外宣傳,容易在人們腦海裏形成印象,從而在社會上形成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

三、企業哲學

企業哲學也稱經營哲學,是一家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原則,是企業從處理人與人、人與物的實踐中抽象出來的,關於企業一切活動本質和基本規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企業哲學來源於企業家自身的哲學思維和企業的優秀群體及廣大員工的價值觀念。由於這些思維及觀念滲透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一旦成為企業中占優勢地位的思想觀念,就很可能被濃縮為方法論。一家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麵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企業哲學。例如,上海徐家彙商城集團以“和商共贏”的經營哲學,指導下屬各商業企業與顧客、同業、政府、員工等之間的經營管理活動。

四、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全體(或大多數)員工認同並在實際處理各種關係中體現出來的行為準則和規範。企業道德的形成和擴展,建立在員工職業道德的基礎之上,它與法律規範和製度規範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製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並對整個社會風氣產生重要的影響。它受習俗、輿論的支持,一旦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便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員工行為的重要手段。企業道德也是一種調節機製,調整著企業內外四個層麵的關係:一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二是企業與國家及社會之間的關係;三是企業與人的關係;四是企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五、企業價值觀

企業價值觀是全體(或大多數)員工一致認同的關於企業意義的終極判斷,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全體或大多數員工的價值觀影響企業的價值取舍和價值追求,這種通過群體價值觀表現出來的企業價值取向,構成企業的心理氛圍,影響著企業員工能動性的發揮。這種價值觀將企業內外部諸多要素融為一體,構成了企業競爭力的基礎,是實現企業目標的前提和保障。

除上述基礎內容外,企業的精神文化還包括諸如企業宗旨、企業願景等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