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特赦戰犯(3)(1 / 3)

周恩來接著說:“大家對陳副總理提出的‘自由’這兩個字,有它一定的概念,需要對它有正確的理解。對於一個人是否自由與不自由問題,是由每個人的世界觀來決定和支配的。每個人必須首先認識客觀世界,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它客觀存在和發展的規律,隻有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適應這些規律並加以利用時,人,才能成為自由的人。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從改造世界觀著手,這就要求每個人去認識自然,適應自然,進而改造自然。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由必然王國躍進到自由王國。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任務,否則,就會不適應客觀形勢,感到一舉手,一投足,處處都有矛盾,那怎麼能有自由呢?對於這個問題,陳毅同誌提了出來,提得很及時。我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考慮,最好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周恩來最後說:“以後還有很多人要被特赦出來,希望你們好好學習,成為他們的標兵。黨和政府正在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安排你們中間一些人,參加政治活動。”

陳毅繼續說:“現在為了各位更好地了解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模和新社會麵貌,到明年春暖花開,總理安排各位帶家眷到祖國各地,參觀一些建設項目,遊覽名勝古跡。我前不久,陪伴各國駐華使節,到安徽黃山遊覽。黃山真是一個奇峰異壑、蒼鬆翠柏、風景優美的好地方。外賓們都讚不絕口,認為在歐洲沒有這樣好的地方。你們去時不可錯過這個機會,一定要去看看。”會見完畢,周恩來再次邀全體攝影留念,並一同進餐。

杜聿明的特殊感受

在周恩來第三次會見特赦戰犯時,他專門握住一位叫曹秀清的女士的手,親切地對她說:“歡迎你回國定居。”

曹秀清是誰?是杜聿明的夫人。她是如何與杜聿明團圓的呢?

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全軍覆沒,傳到後方的消息是杜聿明“生死不明”。這可急壞了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杜不但有一個老母親,還有六個子女。

當國民黨大員們如驚弓之鳥,紛紛遷逃台灣時,曹秀清也動了念頭:光亭(杜聿明字)多年為蔣介石賣命,才遭此厄運,我在大陸無依無靠,跟著到台灣總可以得到一些照顧,就把全家搬到了台灣。哪知到台灣後,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根本無人問津,全靠曹秀清一人奔波。找杜的老同學、老同事幫忙說情,才勉強將子女安置進學校讀書。後來,台灣政府派人來調查子女的情況,還造謠說:“杜聿明被共產黨殺害了,要給立烈士神位。”這才給子女補助了學費。

為了打聽杜聿明的確切消息,曹秀清就想設法離開台灣,打算先到美國找大女兒杜致禮。這時女婿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在國際上很有聲望,她估計台灣當局不會阻止她去美國。她還專門請了保人蕭毅肅。1958年9月間,曹秀清突然接到通知,蔣介石和宋美齡要接見她。曹秀清想:離開大陸到台灣已經10年了,蔣介石從不過問,為什麼我要到美國去的時候,他卻要見我呢?不會有什麼好事。當局派來一輛汽車,將曹秀清接到蔣介石官邸。剛進會客廳,蔣介石夫婦隨即跨入。握手寒暄之後,蔣介石先問起曹秀清和子女的情況,接著又詳細問起楊振寧的情況。蔣說:“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為國爭光。李政道的母親在台灣,楊振寧的父母都在上海。你這次到美國去,憑著嶽母的關係,要爭取楊博士為黨國效勞。”

曹秀清是聰明人,心裏想著到美國主要是為了找到杜聿明,但嘴上卻說:“楊振寧沒有到過台灣,台灣的情況他一點也不了解。我見到他後,一定向他好好介紹台灣的情況。台灣是個寶島,物產豐富,環境優美,要他回來看看,為建設寶島貢獻力量。”

蔣介石一聽,滿心歡喜:“很好。”蔣介石離開會客廳後,宋美齡請曹秀清吸煙,並親自為她點火,非常熱情。

曹秀清到美國一年多後,才知道杜聿明被特赦釋放的消息,不由得喜出望外,而且不久就接到他的來信。杜聿明在信上說,他在北京的居住條件很好,有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暖氣設備齊全,要曹回北京定居,共度晚年。曹秀清心急如焚,就積極準備辦回國手續,爭取早日團聚。正在這時,擔保人蕭毅肅從台灣頻頻來信,催她返回台灣,說如不回去,他就不好交代。曹秀清寫信告訴他:我到美國是蔣介石親自批準的,請蕭到國防部去查檔案。這以後果然沒有信催了。

可是,在台灣和美國都傳播著許多駭人聽聞的消息,咒罵和誣蔑新中國。有些人受其蒙蔽,出來勸她:“你對大陸的情況又不了解,別操之過急,否則會悔之晚矣。”曹秀清主意已定:光亭能在北京生活,我為什麼不能呢?女兒和女婿也都大力支持。楊振寧的父母每年暑假都從上海到日內瓦看望兒子和兒媳,把大陸和杜聿明的情況說得很詳細,曹秀清不能不信,更加堅定了回大陸的決心。

1960年,曹秀清又得到一個更高興的消息:杜聿明出現在周恩來、陳毅會見蒙哥馬利元帥和西哈努克親王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