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特赦戰犯(5)(3 / 3)

“應該告訴他:我們欣賞李德鄰懷念故國、葉落歸根的想法,並把他看作是有影響的愛國人士,但是不把他看成代表哪個方麵,李德鄰不要懷念過去代總統的頭銜,那是反動年代的頭銜,已成過去。第二點,德鄰總想在中美之間做點事情,願望是好的,但這不符合我們的國策,今天也不需要。不管是艾森豪威爾、肯尼迪,還是洛克菲勒,他不改變敵視中國的政策,我們就是若即若離。1961年我就向你談過,德鄰以不介入中美關係為好。今天更應該斷絕這種念頭。這種事對他個人也不會有好結果,甚至可能給他的晚年增添些麻煩。歸納一句話,就是:歸國萬事足,無累一身輕。還有一點,就是他到歐洲後的去處,這由李宗仁自己決定,一切不要強加於人。”

“你記住了沒有?”周恩來說完一段話,停下詢問程思遠,“你再複述一遍,看是否有遺漏。”

程思遠認真複述一遍,周恩來點點頭,再次叮囑:“最重要的是回來的四種可能性,一條條跟他講清楚。還有四個不要:李先生不要介入中美關係;不要介入美台關係;不要介入國共關係;不要介入第三勢力。如果德鄰先生決心回來,我們就要從各方麵替他設想周到。對祖國解放十四年來的巨大變化,他要有些準備。青年一代要過五關(思想關、政治關、家族關、社會關、生活關),老年人、封建時代的朋友,也要過五關。為了你記憶方便,你可記住‘四可’、‘四不可’和‘五關’,把這些內容背熟。”

程思遠問:“如果他要回來,讓他找誰呢?”

周恩來說:“如果他決心已定,你可以通過瑞士大使館和我們聯絡,商定具體安排。”

程思遠走出西花廳時,東方已經吐白。他俯身坐進汽車時,看見周恩來還站在台階上向他招手。

聖誕節前一星期,程思遠飛抵蘇黎世。李宗仁在歐洲南部休養了一個時期,也到這裏來了。他們在約定的天堂廣場Savoy飯店見麵。兩人久別重逢,緊緊握手,相視良久,感慨萬千。程思遠望著李宗仁,覺得他頭發禿了一些,兩鬢皆白,但精神尚好。午飯後,他們到聖彼德飯店前麵的咖啡館,在靠街走廊盡頭找了一個僻靜的座位,彼此談起闊別後的情形。

李宗仁呷了一口咖啡,滿嘴苦澀裏透著濃香:“樹高千尺,葉落歸根。人到晚年,更是思念祖國。帝國主義諷刺中國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才成了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家。如今民族團結,邊陲歸心;國際地位,與日俱增,這樣一個祖國,是值得我們衷心擁護的。想想在我們政權下的糜爛和孱弱,我是服輸了。”

程思遠急於將周恩來的話轉述:“周恩來總理囑咐我向你問候。關於德公回國一事,他有‘四可’之意見,囑我仔細轉達:第一,李先生可以回來在祖國定居;第二,可以回來,也可以再去美國;第三,可以在歐洲暫住一個時期再定行止;第四,回來以後可以再出去,如果還願意回來,可以再回來。總之,來去自由,不加拘束。周總理還希望你這次務必按時回美國。”

李宗仁剛一聽完,就說:“我隻要‘一可’,回到祖國定居,安度晚年。”

程思遠問:“李夫人如何?”

李宗仁皺了一下眉頭:“還沒有同她談過這個問題。要是她不願同行,我就一個人先回去。”

12月22日,程思遠和李宗仁同一天離開了蘇黎世。李宗仁回美國,程思遠回香港。一到香港,程思遠就將這次會麵情況寫信報告了周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