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我同卡伯特大使繼續會談……這個時期,台灣蔣介石集團趁我連續遭受自然災害之際,又開始掀起一股反攻大陸的惡浪,福建前線重又戰雲密布,局勢空前緊張。我們當時得到的情報是,蔣介石正在大量購進新式武器,並改裝了飛機,增加裝油量,使之能來往於台灣——大陸。蔣介石集團還宣布延長服兵役時間,士兵一律不準離開營房,隨時待命。他們的鞋上和皮帶上都刻有‘光複大陸’的字樣。據說他們還從日本大量購買血漿。看來蔣介石準備鋌而走險,妄圖要與大陸決一死戰。”
毛澤東、周恩來非常重視美國的態度。
1962年春天,王炳南回國休假,周恩來囑他立刻返回華沙任所,叫他想辦法從美國大使卡伯特身上探聽美國的態度。周恩來對王炳南說:“經中央認真研究,認為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決心很大,但他還是存在一些困難,今天的關鍵問題是要看美國的態度如何,美國是支持還是不支持,要爭取讓美國來製止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
王炳南回到華沙後,與卡伯特多次交談,王炳南對他發出一係列“警告”,即說明如果美國支持台灣反攻大陸,其後果不堪設想。卡伯特聽了王炳南的“警告”後,當場表示:
“在目前情況下,美國絕不會支持蔣介石發動對中國大陸的進攻。蔣介石對美國承擔了義務,未經美國同意,蔣介石不得對中國大陸發動進攻……我向貴大使保證,我們絕不要一場世界大戰,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來防止這種事情。”卡伯特甚至說,如果蔣介石硬要行動,我們兩家聯合起來製止他。
王炳南聽了卡伯特的明確態度,不禁鬆了一口氣。一刻也不敢耽誤,立即將卡伯特的談話內容報告了國內。王炳南很清楚,這些情況直接關係到黨中央對福建前線戰略部署的製定。周恩來對王炳南能及時摸來了情報,了解美國的態度,十分滿意。
卡伯特沒有說假。就在1962年3月中旬,希斯曼和哈裏曼再次飛往台北,與蔣介石會談時,他們明確告訴蔣介石:“反攻不可行也!”
但是,蔣介石就是那麼一塊硬“石頭”,他不肯罷休,繼續向華盛頓施加壓力。
中央情報局駐台灣頭子克萊恩為蔣經國的酒友,他建議國軍采取“秘密”方式大規模登陸大陸沿海,其手法等於是大型的古巴豬灣登陸。國務卿魯斯克聞知後,對此大為光火。他在白宮會議上咆哮:
“台灣軍隊大規模登陸大陸沿海後,即假裝是大陸同胞自動自發地抗暴起義,這簡直是胡鬧!”
“水鬼”和“飛賊”全部落網
不知是抽簽,還是算卦,蔣介石認定1962年至1963年是他“反攻”的決勝年,不能錯過機會。他在新竹召集國民黨軍隊將領開會,具體商討“反攻”部署。他的具體措施與步驟是:
第一,征收“國防臨時特別捐”,籌措反共經費。1962年4月27日,台灣“立法院”根據蔣介石的旨意,通過了《國防臨時特別捐征收條例》。該條例規定,為完成“反攻聖戰”,征稅金額:各類貨物稅30%,娛樂稅50%,筵席稅50%,地價稅40%,鐵路、公路票價的30%,電報電話價的30%。4月30日,蔣介石明令公布此一條例。5月1日起該條例生效。
盡管台灣各界人士對征收此捐表示不滿,並且根本不相信蔣介石的“反攻”神話,但都怕被扣上一頂紅帽子吃官司,故被迫上交。據台報統計:14個月內共征收6000多萬美元的“國防臨時特別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