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黃土地不拒絕握手(4)(3 / 3)

下午3時許,載有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赫爾利、張治中等人的飛機到達重慶九龍坡機場。機艙門一打開,首先出現的是身穿一套淺藍布製服的周恩來,熟悉他的人鼓起掌來。當毛澤東出現時,中外記者一齊擁上去,搶著握手,提問。而各黨各派的代表卻被擋在人牆之外,無法同毛澤東接近。周恩來一見這情景,立刻把一個紙包舉到空中,說:“新聞界的朋友們,我從延安為你們帶來了禮物,請到這邊來拿!”記者頓時被吸引過來。周恩來見毛澤東已經能同各黨派代表握手交談,才笑著打開紙包。記者這才發現“上當”,紙包裏不過包著毛澤東的書麵談話。再扭頭去找毛澤東,毛澤東已躬身坐進美國大使館的防彈轎車……

毛澤東在談判期間與蔣介石合影。

當天晚間8點,蔣介石在林園官邸設宴,歡迎毛澤東。這是自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事隔18年後,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再度見麵。兩人在門口合影,留下那張曆史性的照片。蔣介石邊走邊說:

“潤之,一起幹吧,不要另立爐灶了。”

毛澤東點上一支煙:“如果蔣先生給人民飯吃,還立爐灶幹什麼?”

周恩來過來招呼他們入席。蔣介石突然想起:“恩來,你應該同我照張合影。”

“我你打交道的時間還長呐,還有機會的。”

蔣介石少有的同毛澤東開起玩笑:

“我身邊就缺個像周恩來這樣的人物。潤之先生,我用幾個美式裝備的機械師,同你換個周恩來如何?”

毛澤東大笑:“好嘛,把我給你你要不要?”

“不敢不敢!”兩人漫步走進閃光燈一亮一亮的宴會廳。

毛澤東和周恩來、王若飛走了之後,蔣介石許久睡不著,又起身寫日記:“正午會談對毛澤東來渝後之方針,決心誠摯待之。政治與軍事應整個解決,但對政治之要求予以極度之寬容,而對軍事則嚴格之統一不稍遷就。”

為了安全,毛澤東、周恩來住在紅岩辦事處。幾天後,周恩來在一次談話中流露出紅岩地處郊區,同各界人士交往不便的意思,張治中領會了,主動騰出自己在曾家岩的住所桂園,供毛澤東使用。他本人及家人都搬到浮圖關上的“梅園”

暫居。

桂園,位於重慶中山西路18號,這座兩層小樓雖比較陳舊,但距紅岩村和曾家岩50號的周公館都不遠,而且門對馬路,來去方便。桂園開始是國民政府財政部長關吉玉的產業。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陳誠看中了這塊地,把它從關吉玉手中租賃過來作為官邸。張治中調任蔣介石侍從室主任後,桂園因臨近蔣介石官邸,為了工作方便,張治中與陳誠相商後,住了進去。雖然院子的四周是竹子編的圍牆,很不嚴實,但馬路對麵就是蔣介石的侍從室,所以這一帶警戒森嚴,土匪、地痞、流氓一般不敢在此滋事,比較安全。毛澤東以桂園作為他的辦公地點,每天上午8時從紅岩乘車到桂園,下午6時從桂園回到紅岩。他在重慶,除會客和處理談判問題外,還繼續領導全黨和解放區的工作。具體的談判,由周恩來、王若飛同國民黨的張群、王世傑、張治中、邵力子進行。

毛澤東住桂園,安全仍是最要緊的事。最操心的自然是周恩來。他不僅對毛澤東的睡床、坐椅、房子逐一仔細檢查,並且親自布置了警衛。內部警衛毛澤東的是從延安來的顏太龍和原在重慶的龍飛虎和陳龍,雖說是三條“龍”,可畢竟人太少,隻能依靠外圍的國民黨部隊。開始,張治中對周恩來說:“侍從室有警衛營,大多是我家鄉的子弟兵,我準備用他們來擔任警衛。”周恩來考慮再三,認為當時重慶十分複雜,散兵遊勇多,前線下來的傷兵多,袍哥幫會多,一般警衛管不了他們。

兩人商量結果,決定派憲兵擔任。張治中和憲兵司令張鎮一談就解決了。周恩來又專門找張鎮做了交代。

張鎮是蔣介石的親信和黃埔學生,對此極為認真,立即采取了許多措施。對派出的警衛班人員做了精心挑選,配備了專用汽車,規定了嚴格的工作製度,每天的“工作日報”由單線交通經憲兵司令部直送蔣介石。這次派駐桂園的特別警衛班,名義上係屬“常務憲兵”,實際上所有官兵皆由特高組選調出來的。他們一般都不穿軍裝,留有頭發,有穿長衫的,有穿西服的,也有穿中山裝或學生裝的,都受過特工訓練,平時常常潛入各種社交場合,搜集有關政治、軍事、外事、社會情報,並對當地的其他武裝人員進行秘密監視。派駐桂園後,他們都穿上了軍裝。規定他們一律不許請假外出。在行動上有意違抗紀律的,要立即關起來。“對外,不管是哪一派、哪一統(指“軍統”、“中統”)的特字號人物,都不許接近毛澤東。辦事要機智,如果發現有借故搗亂的人,就是開槍打死了,也不會要你償命。”但他們也負有另外的任務:“報告”要力求準確,“竊聽”應不著痕跡,尤其要讓共產黨人看不出這個班是些什麼人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