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會期間,周恩來向各黨派、國民黨內的民主派和文化界、新聞界、產業界、婦女界等代表廣泛解釋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說明導致談判陷入僵局的真相。
國民黨方麵,尤其是參加談判的代表也著急。因為這次談判已為舉世所矚目,如果談判破裂或無結果而散,他們如何向國內外作出交代?談判中斷剛三天,張群就在參政會舉行宴會,將周恩來、王若飛及一些中間力量的代表人物請來,表示軍隊問題基本上已有結論,現在商量政治問題和解放區問題。
27日重開談判後,進展比前一階段就順利多了。
到10月10日,雙方終於在曾家岩桂園客廳裏簽訂了《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這個《紀要》是周恩來整理的,它不僅把雙方已一致同意的內容在文字上確定下來,對沒有取得一致的問題也分別作了各自的說明。這種形式,在27年之後的中美《上海公報》中再次得以運用,被參加談判的中外人士稱為周恩來的傑作,神來之筆。
在《會談紀要》上簽字的有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和國民黨代表王世傑、張治中、邵力子。以後被稱作“和平老人”的邵力子,在簽字儀式後說:“此次商談得以初步完成,多有賴於毛先生之不辭辛勞。”毛澤東從樓上走下來,同在場者一一握手,表示祝賀。當夜,毛澤東又在周恩來、王若飛陪同下,到山洞林園同蔣介石長談了一個晚上和一個早晨。毛澤東告訴蔣介石,他回延安後,周恩來、王若飛仍留在重慶同國民黨代表進行商談,使《紀要》還沒有解決的問題能在召開政治會議以前得到解決。
談判期間,每天晚上,毛澤東從桂園回來後,周恩來都要來到毛澤東的房間,和王若飛、胡喬木一起研究當天談判的情況,揣摩國民黨代表的心理,把握談判的動態,製定有關的政策。他們研究得很深很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一談就是大半夜。研究完談判之事後,周恩來回到自己的屋子裏,起草電報或文稿,安排毛澤東第二天的活動,處理一些要事。毛澤東則在自己的房間裏思考下步的工作。
突發的“李少石血案”
這期間,10月8日,即毛澤東返回延安的前三天,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那天晚上,毛澤東、周恩來到軍委會禮堂,參加張治中為歡送毛澤東回延安舉行的雞尾酒會。酒會後,在禮堂看戲。蔣介石也偕夫人宋美齡前來助興。台上正在演《三叉口》,副官摸黑進來,在周恩來耳邊嘀咕了幾句,一向鎮靜的周恩來頓時一怔,隨後靜下來,對坐在前麵的毛澤東輕輕說了聲:“有點事,我出去一下。”他把毛澤東的警衛員陳龍叫到一旁,嚴肅吩咐:“沒有我的命令,你一定不要離開主席!”
陳龍知道事關重大,馬上眼睛不離毛澤東,戲台上在演什麼他根本不知。
“你把詳情說說。”在周恩來焦急目光的逼視下,副官盡量將事情經過講仔細:
八辦的秘書李少石在乘車外出途中,遭國民黨士兵槍擊,傷勢嚴重,已送入市民醫院搶救。李少石是廖夢醒的丈夫,廖仲愷的女婿。周恩來立即叫上憲兵司令張鎮,嚴厲地問:“剛才接到報告,我的外事秘書李少石,從沙坪壩坐汽車回曾家岩的路上,被你們的兵用槍打死了,你知不知道?是否有計劃的暗殺?”
張鎮一聽,也大吃一驚,立正報告:“我不知道此事。”
“那就請你負責立即查明真相。”周恩來想了一下,又說:“你要用你的人格,來保證今晚毛澤東主席的絕對完全!”
張鎮繃緊臉答道:“一定,一定!”
說著,周恩來帶上張鎮和八辦處長錢之光,一起趕往金湯街重慶市民醫院。這時李少石已因流血過多去世了。周恩來難過地流下眼淚,悲痛地說:“20年前,在同樣的情況下,我看到你的嶽父廖仲愷先生遭反革命暗害,其情景曆曆在目,不料20年後,又看到你這樣!”
他回身看到張鎮也是一副難過的樣子,再次責令他:“這件事你要負全責調查清楚,嚴加偵察,緝凶歸案!”考慮到晚會快要結束,周恩來又對張鎮說:“晚會結束後,請你負責保護毛主席的安全,他坐在你的車上,你親自送到紅岩八路軍辦事處。”張鎮立即答應照辦。
他的目光又在病房裏搜尋著,問:“廖夢醒呢?快去車接她!”
廖夢醒正準備就寢,來人咚咚敲門,說是周副主席請她馬上去。她對女兒說了聲:“媽媽去一下就回來,你乖乖地自己睡。”來人帶她走得飛快,她剛說了句:
“周副主席待我多好,有事還派車子來接我!”後麵的同誌帶著哭音喊她:“快走吧,你別說了。”這時她才覺出異樣。到了醫院,她登上樓梯時幾乎跌倒,龔澎急忙扶住她。她一進病房,滿眼隻看見鮮血,一盆盆的血水,一球球的血棉,知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