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從此兵戎相見(4)(1 / 3)

蔣介石聞知白崇禧這一狡猾措施,憤怒地急電責問:“共匪勢蹇力竭,行將就殲,貴部違令開放通黔川要道,無異縱虎歸山;數年努力,功敗垂成。設竟因此而死灰複燃,永為黨國禍害,甚至遺毒子孫,千秋萬世,公論之謂何?中正之外,其誰信兄等與匪無私交耶?”

白崇禧也不客氣,複電反駁:“職部僅兵力十八九個團,而指定擔任之防線達千餘公裏,實已超過職等負荷能力。”白崇禧還引了一段“孫子”曰:“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備前則後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接著說:“竭十八九個團全力,不足擋彭匪德懷狼奔豕突之勢也。鈞座手握百萬之眾,保持重點於新寧、東安,不趁其疲敝未及喘息之際,一舉而圍殲於寧遠、道縣之間,反遲遲不前,抑又何意?

得毋以桂為壑耶?”白崇禧越寫越自由,一邊誇大自己的戰果,一邊對蔣介石橫加譏諷:“雖然職部龍虎、永安一戰,俘獲七千餘人,以較鈞座竭全國賦稅資源,帶甲百萬,曠時數年,又曾殲敵幾許?但此不是與中央社同爭短長也,據中央社露布:

某日殲匪數千,某次捕匪盈萬,試加統計:朱毛應無孑遺,何以通過湘桂邊境尚不下二十萬眾,豈朱毛諳妖術,所謂撒豆成兵乎?職實惶惑難解。”

白崇禧惡作劇式的電報把蔣介石氣得要命,他解開使他窒息的軍服領子,舔著焦躁的嘴唇,翕動著鼻孔,默默地坐著。數度逼蔣下台,使蔣記恨白崇禧已久,但因其擁兵自重而無奈。據說退台之後白家還為蔣的指使抄了家,甚至白的死因也成了一個謎。

蔣介石對白電置之不複,隻嚴飭向貴州尾追勿得稍縱,並親自飛到貴陽督師。

他實際上成了戰場指揮官,撇開了薛嶽的前敵總指揮部,調動部隊都是他親自打電話。當他急調廖磊的第七軍星夜兼程前進時,廖複稱:“容請示白副總司令允許,才能前進。”蔣哭笑不得:“這真是外國的軍隊了!”眼看著紅軍麾指貴陽,貴陽城防兵力不足兩個團,蔣介石隻好急調雲南軍閥的部隊“救駕”。此外,命令空軍連番偵察敵情,確保飛機場的安全,並挑選了20名忠實可靠的向導,備好12匹好馬,兩乘小轎,以便蔣介石和宋美齡能隨時逃走。

白崇禧更加公開嘲笑蔣介石:“蔣老總指揮作戰連一個交警大隊、一個步兵營也要幹涉,弄得前方將領束手束腳,動彈不得,別人說他是步兵指揮官,我說他是步槍指揮官。”

部下勸他:“白副總,你說話要是叫他聽見,豈不惹殺身之禍!”

白崇禧哂笑道:“你們這些年輕人不敢向老頭子說話,我是他的老朋友,為了國家的存亡,不能不講真話,難道我講了真話就是反對他嗎?”

蔣介石上了峨眉山1935年上半年結束時,由於追擊紅軍,薛嶽、胡宗南帶領蔣介石的嫡係部隊進駐了四川,控製了四川的局麵。加之龍雲投靠了蔣介石,使蔣介石多年來夢想統一西南的願望,總算得以實現。他把這很大程度歸結為廬山辦訓練團的功勞。所以一進川,就派陳誠創辦峨眉山軍官訓練團,他自兼團長,陳誠和四川軍閥劉湘任副團長,輪訓武官營長以上和文官縣長、中學校長以上人員。蔣介石第一次來到成都,登上峨眉山勘察地形,選擇校址。

蔣介石一行從峨眉山腳下報國寺出發,經過伏虎寺,駐節半山,再登臨頂峰。

在圩池之間,衛士們租了一所外國人避暑的竹木小屋,給蔣介石和宋美齡居住。侍從人員也租了一所洋人的簡易房子,分居左右。他們用大竹管接來山溪水,供蔣介石飲用。溪水經過沙石過濾,清冽味甘。蔣介石品了品,不住點頭:“比蒸餾水味濃,好喝,跟青島嶗山礦泉水差不多。我以後就喝這種溪水,但一定要注意過濾清爽。此地人多吸食鴉片,防止這種惡習汙染。”蔣介石對峨眉勝景極感興趣,兩次乘坐滑竿登金頂遊覽。蔣介石用望遠鏡觀賞四周風景,舍身岩下,萬丈深淵。聽說有人追求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曾縱身跳岩。蔣介石用望遠鏡看了一陣,似乎沒有發現什麼,就把望遠鏡遞給宋美齡。宋美齡看了半天,放下望遠鏡,感歎了一聲:

“愚人何必去舍身呢?”第二天,蔣介石早早到達金頂,果真看到了日出、雲海、佛光、聖燈的“四大奇觀”。一輪紅日在萬雲簇擁之中突然跳出,頓時漫山遍野紅透,雲海翻騰,蔣介石大喜,以為吉兆。峨眉山的猴子是出名的頑皮,文明點的被人稱作“猴居士”,野蠻點的被人叫“土匪”。最要緊的是不能去招惹打它們。它們一旦被傷害,就會群起而攻之,以至傷人發生意外。所以蔣介石和宋美齡外出遊山,侍從事先就要在路口注意猴子的動靜,或者把猴子引開。可是宋美齡又特別喜歡引逗猴子。衛士又把猴子引到路旁,讓它老實蹲下,讓宋美齡開心逗弄。蔣介石在一旁也笑得格格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