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先生,請你到樓上我的房間來。”
蔣介石一聽就從椅子上跳起來,一絲喜色迅速在他臉上掠過,但是他很快克製這種衝動,他下工夫鍛煉自己,以免在不經意的時候臉上會把內心的想法流露出來。
“你先上樓吧,我一會兒就來。”他回答,同時若無其事地坐回椅子上去。
姑娘上樓一刻鍾之後,蔣介石也上了樓。
宋子文仰頭笑笑。
宋靄齡欣喜地拉住宋老太太,宋老太太勉強露出一點笑容。
宓熙問看門人:“這個姑娘是誰?”
看門人說:“她是宋部長(宋子文當時為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因公回上海不久)的妹妹宋美齡小姐,在美國留學剛回來不久呢。”
宓熙點了點頭。本來,他很熟悉陳潔如,以為蔣介石與陳潔如的婚姻是完美的。
聽人說蔣介石與宋家三小姐有瓜葛,此刻才相信是真的。
直到11點,蔣介石才興衝衝下樓。他已同宋子文說好,所有隨從人員都住在宋宅,他帶著宓熙和兩個衛士一同乘汽車到邁爾西愛路陳潔如處。
北伐軍由廣東打到南昌,陳潔如一直隨侍在側。後來到達廣東時,她返回上海。
午夜零點,蔣介石敲門,老媽子抱著孩子來開門。
蔣介石逗逗孩子的小嘴,抱過來掂了掂,還給老媽子,問:“起名字了麼?”
陳潔如聞聲張開惺忪的眼睛,忽然想起什麼似的,默默地凝視著蔣介石的臉。
老媽子將孩子放在小床上。其實她並非陳潔如親生。陳在北伐途中流產了,心情十分悲痛。有一次陳潔如在何香凝處看到一個女嬰,圓圓臉蛋,十分討人喜歡。這個女孩是一名華僑家屬所生,她因接連生了多胎女孩,就想把這個新生女嬰送給別人。何香凝是在視察廣州平民醫院時看到這個女嬰的。陳潔如見了這個女孩後也十分喜歡,在征得蔣介石的同意後,就把女孩抱回家,作為自己的女兒來撫養,小名叫“陪陪”,意思是說讓她帶來一個弟弟作陪伴。大概陳潔如很想生個男孩。
“你什麼時候回來的?”她問。
“前兩天。”
“到宋先生那兒去了?”
“去了。”
“見到宋小姐了?”
“你不要追問這些事情。還是給女孩起個正式名字吧,叫蔣瑤光怎樣?”
“你決定吧。多少危難時刻我都跟著你,你到了上海,過了兩天才來看我……”
陳潔如說著,眼眶噙滿淚水。
“我想,”蔣介石很有分寸地說,“現在,我已經把你引到正道上了。”
“什麼正道?我是什麼人?難道我還是青樓女子?”
“你明白我的意思,”蔣介石平心靜氣地說,“所以你不要大嚷大叫。”
陳潔如穿著睡衣靠在床上,老媽子把孩子抱到另一個屋去。
“我們要正視現實,潔如。我們的感情不錯,你必須重新開始生活,不要再考慮我。”
“為什麼?”她咄咄逼人地問。
“因為那樣對你對我都好。”他耐心解釋,“你來日方長,你有許多事情可做,有許多新人可以結交……我可實在太忙!”
“屁話!”她大聲嚷道,厭惡地撅起嘴唇,“我還不知道你結交了宋美齡,打我們結婚起,你就沒有斷過和她的來往。”
“我是說你太年輕,”他仍堅持己見,“我們不合適,你是聰明人,我想你應該正視這一點。”
聽著屋裏的爭吵,宓熙的心裏,好像冬天的沉寂的海洋,突然刮起了可怕的風暴。一想到不久前蔣介石還委派他化裝入滬,給陳潔如帶些慰問的口信,而今,蔣介石這種翻手為雲覆掌為雨的態度,著實讓人不可理解。
屋裏爭論了一個多小時,陳潔如不想離開,她又喊又叫,既來軟的,又來硬的,詛咒謾罵,甚至哭哭啼啼。
她越鬧,他就越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最後,在淩晨兩點左右,他離開了。
北伐中,盡管陳潔如忍著懷孕帶來的不適,盡量照顧蔣介石的生活。可蔣介石一接到宋美齡的來信,往往就對陳發一陣脾氣。陳在蔣身邊的生活越來越難過了。
她知道會有這一天,卻不知這一天會來得這樣快。
聽著窗外汽車嘟嘟發動的聲音,她想痛哭。
她想叫喊。
她想報複。
然而最終,她隻有懲罰自己,折磨自己,她決計去美國,並終身不再嫁人,以免陷入痛苦的感情深淵。
她推開窗戶,夜上海萬家燈火。
她多愛這個地方啊!當你走運的時候,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
她多恨這個地方啊!當你失意的時候,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
左派必須秘密撤離武漢
1927年的武漢,是中國革命過程中矛盾最錯綜複雜的時期。既有偉大的勝利,也有毀滅性的失敗;既有可歌可泣的事跡,也有致命的錯誤。政治生活的脈搏跳動得多麼急促,各種事件像旋風中的木屑……黑四月大屠殺把世人驚呆了。全國陷於一片沉默。許多將軍和政客紛紛不攻自破,變節屈服,抱頭鼠竄或噤若寒蟬,但也有一些革命者巍然未被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