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婚姻與人生結局(4)(1 / 3)

第二天下午有人敲門,沈葆英開門一看,正是代英,欣喜若狂。惲代英也抑製不住歡喜:“哦,你終於來了,歡迎,歡迎!”他說他已來過幾次,今天看到留言牌子,才知道她到了。

“這裏人雜,認識我的人很多,不能久住,你算了賬,跟我走。”惲代英把沈葆英帶到一個平民住宅區。自此,沈葆英就直接在惲代英領導下做宣傳幹事。每逢代英在家開會,她便在樓下放哨警衛。

廣州暴動失敗後,省委在香港召開全體會議,總結和檢討暴動失敗的原因。會議由中央派李立三主持,他指責這次暴動之所以失敗,是由於領導上犯了軍事投機的錯誤,簡單地撤銷了惲代英等人的省委委員職務。一時造成內部的混亂。黨中央發現後派鄧中夏抵港,擔任省委書記,糾正李立三的錯誤做法。但不久省委機關遭到破壞,鄧中夏被捕。

周恩來又趕到香港,召開省委擴大會議。為了遮蔽巡捕和特務的耳目,會議利用辦喜事的公開形式,在一棟張燈結彩的公館裏舉行。惲代英讓沈葆英擔任會議的保衛工作。她第一次參加這樣重大的活動,深感責任重大,不免心口怦怦直跳,特別小心地站在大門口接待來賓,眼睛緊張地注視著大街,看看有沒有可疑的人。這時走進了一位頂有氣派的“貴客”。他中等身材,穿著淺色嗶嘰西裝,英俊而又消瘦的臉上,濃眉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他跨進大門時,親切地朝沈葆英點點頭。

惲代英悄悄走過來,貼在沈葆英耳邊說:“他就是伍豪!”

沈葆英驚喜地瞪大了眼睛。伍豪即周恩來。她以前雖沒有見過,但早從惲代英和其他人口中聞知了他不少傳奇性故事。在這次會上,惲代英和其他被撤職的同誌恢複了工作,繼續負責廣東省委的《紅旗》雜誌。

有一次惲代英看見沈葆英坐在房裏悶聲不語,低聲問道:“葆英,你在想什麼?

是不是覺得生活太苦了?”

沈葆英搖搖頭,依然神色不悅。

惲代英拍拍她的肩膀:“好吧,趁現在還沒有開始新的工作,我陪你到街上走走。”

他們走到一家咖啡店門口,代英說:“進去吧,來香港這麼久了,也開開洋葷。”他們找了個稍僻靜的角落坐了下來,要了兩杯牛奶咖啡,慢慢地品嚐著。

代英問道:“你覺得悶嗎?想家嗎?”

葆英笑了:“怎麼,要趕我回去?不,我不能離開你。這幾天我懂得了什麼叫鬥爭,什麼叫生活。我不怕吃苦,也不怕坐牢殺頭,我就怕那死氣沉沉的生活。”

代英望著進進出出的人群,長長地吐了一口氣,說道:“是的,我們要過人的生活,就不怕吃苦。你瞧,這裏走進走出的人,有的是兩口子,有的也可能將要成為兩口子。他們也許算是恩恩愛愛,甜甜蜜蜜。而我們,身處異地,天天都擔著風險,甚至連條被子都沒有。你說怎麼好?隻有一顆火熱的心,這就是我們的革命生涯,不要不愉快。”

葆英小口小口地品著咖啡,不說一句話,她在想。

還有一次,他們約好在一個地方等電車。葆英先到了,左等右等不見代英。過了一陣,他從電線杆子後麵出現了。葆英奇怪地問:“怎麼一出門就走散了?”

代英詭秘地笑了笑:“不會的,剛剛見了麵,怎麼能讓再分散呢?我剛才在旁邊欣賞了你的美。我覺得你穿了旗袍,比起香港那些所謂的美人漂亮多了。”

葆英將他的手一打,含羞地嗔怪道:“你叫人家聽見了!”她已明白,代英不是沒有感情的,隻是他的感情比別人隱藏得深;也不是不愛生活,隻是常常將生活讓位於工作。

葆英懷孕了,反應很大,常常嘔吐、不舒服。代英最怕的就是這一關,葆秀難產的陰影始終在他頭頂上旋轉。他忙開了。隻要弄點好吃的或炒個菜,總是避開,讓葆英一個人吃。有時從外麵帶點水果或其他營養品,一叫他吃,他總是拍拍肚子:

“吃過了,吃過了。”其實,他常常餓飯。

蔣介石扶棺大哭

1927年12月3日,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在上海蔣介石新居召開。汪精衛為擺脫孤立地位,搶先請蔣複職,李宗仁也急忙向報界發表聲明,表示一貫擁蔣。

馮玉祥與閻錫山促蔣複職的電報也到了上海。蔣介石在這次預備會上,利用各派矛盾,進退自如,為自己複職掃除了一切障礙。

蔣介石複職和結婚以後,沒有消停幾日,又坐立不安起來。他還是按老習慣,起床三張報,看完了就就著家鄉鹹菜和文蛤、牡蠣、蠣蝗和風幹鰻卷等海貨,喝粳米稀飯,吃棗泥麻餅或寧波湯團。宋美齡愛吃西菜西點,早餐是酸奶或牛奶、烤雞、豬排、白脫麵包、色拉之類。有時,蔣介石也陪她吃西菜,但吃上幾天,就要換口味了。今天,他看完報,掃了一眼桌上的早點,卻沒有食欲,背著手在屋裏轉來轉去。

這幾天,閻、馮等北方派文人,連續發表文章,主張遷都北京。他們的理由是,南京為六朝金粉地,又鄰近上海,腐敗萎靡之氣太重,是亡國之都。而北京則是元、明、清以來中國的傳統首都。凡是在此建都的朝代,都很興旺發達,建都北京理所當然;江南蔣係禦用文人則大談南京是中山先生生前指定的首都,總理的遺訓不能違背,因此首都所在地不能改變。南北政客和禦用文人,引經據典,舞文弄墨各執其說。實際上這場爭論又是國民黨各派係的權力之爭。閻、馮等北方派,主張建都北京,因為北京在他們的勢力範圍之內,便於插足控製中央政府,孤立蔣介石;南京政權的基礎是江浙買辦勢力與美英等帝國主義的支持,地處與上海一水相連的南京,是蔣介石的命根子,他當然要抱住石頭城不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