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提出的三種基本競爭戰略存在著一定的內部關聯性。由圖可知它們又可以歸納為兩大戰略,即總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同時,由於諸多原因,小型超市一般難以實施總本領先戰略。因此,本文將介紹小型超市如何實現差異化以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何在差異上做足功夫,使小型超市具備具有特色功能和設施,從而才具有長遠吸引力和適應力就成為經營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目標市場的差異
在對賣場進行定位的過程中可以體現它的差異性。賣場定位的差異性與主題的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如以休閑食品為主題的小型超市、以日用品為主題的小型超市等,都為小型超市的定位提供了創新的思路。
中國超級市場在經曆了改革開放初期的商品短缺階段之後,已進入合理利潤的經營階段,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任何一家小型超市都難以在不同檔次、不同類別的商品經營上均保持競爭優勢,於是,近幾年來,超級市場出現不斷細分的趨勢,小型超市日趨專業化。在這種競爭環境中,一個商業項目要在經營上取得成功,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競爭優勢,選擇市場定位,集中力量針對某一特定的目標市場開展經營活動,以求揚長避短,避免在自己的弱勢市場上與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全麵競爭,使手中資源得以集中,並發揮最大經濟效益。有關人士指出,小型超市的發展不應隻停留在單體規模上,而更應注重開發理念的多變,發展形態的多樣,適應消費的多元化。
2.經營規模的差異
小型超市定位的差異性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建築規模上的差異性。一般來講,小型超市的規模為200平方米左右,它所能覆蓋的商圈有限,但單個小型超市的規模到底多大為最佳,還要受到多種因素的製約,例如它的定位、目標消費群體等。而根據小型超市規模的不同,自然而然就能劃分出不同的經營方向,引進不同的業態組合與商品組合,從而實現錯位經營,形成良性競爭。
3.經營特色的差異
小型超市的經營特色差異可以體現在許多方麵,但有兩個方麵往往是最主要的:
一是商品組合特色,可以體現在品類選擇、檔次高低等。
二是服務特色。零售業的基礎在於“人”。買賣皆由人來行使,所以隻需稍加注意即能表現出差異。
4.促銷模式的差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總體的營銷水平、促銷水平大大提高了,技巧手段和方式都比過去多得多,這是首先應該肯定的。但作為工商企業,還要盡快提高自己的水平,把促銷搞得更加靈活,更有人情味。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商家的促銷主要集中在價格上,很多商家拿不出更多的招數來。實際上促銷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辦法,比如商品促銷、技巧促銷、品牌促銷、文化促銷等。
從總體上說,應該盡量注意開發非價格競爭因素,降價打折實際上涉及到營銷理論的根本變化。過去說營銷4P,即產品、價格、分銷、促銷。現在變成4C組合,即顧客滿意、顧客成本、顧客方便、顧客交流。現在的4C是以買方為中心。筆者認為應該以新的營銷理論來指導小型超市的日常經營,包括現在的促銷活動,從而體現出不同購物中心運營的特色與差異所在。比如說“周段性”促銷模式與“時段性”促銷模式就是一對很好的組合。但是“時段性”促銷模式更適用於社區的小型超市。小型超市以滿足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省時省力的需求為核心,目標顧客層的消費習性決定了明顯的時段高峰期消費特征:早上8:00~10:00的“早餐係列”消費,下午4:00~6:00的“晚餐係列”消費,晚上7:00~10:00的“休閑性、隨機性消費”模式。
5.小型超市形象的差異
小型超市的形象定位,實際上是小型超市經營企業的形象定位。因此,它隨著小型超市的經營運作而持續存在並發揮作用。特別是對於未來的連鎖發展無疑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所以對於每個小型超市的經營者來說,如何在小型超市的形象定位上與競爭對手形成與眾不同的差異性,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麵。
由於小型超市形象定位實質上是一種企業的形象定位,因此可以借助CIS係統來加以塑造並傳達給消費者。比如可以通過小型超市的建築外觀,通過顧客對賣場購物氣氛的感受,通過產品價格、質量、服務、促銷策略等形式來表現。
硬件上體現小型超市形象上的差異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所以也是容易被人模仿的。然而軟件上的差異例如優質的服務等則是一個優秀商場的靈魂,所以也是塑造小型超市形象差異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