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寶貴人品,超越非凡業績(1 / 3)

講業績,展能力

一個員工要想在眾多的同事裏脫穎而出,必須用高於他人的業績來證明你的能力,隻有能力出眾,你才可以引起領導的重視。能力需要行動力,即使你才華橫溢,但缺乏工作熱情,不積極地將你的能力轉換成行動,你永遠也不會得到領導的青睞。

有這麼一個故事,它非常形象地說明了一個人業績的高低並非取決於你所從事的工作,而是取決於你對工作的態度。

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分配在一家公司裏工作,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但在公司裏工作兩年時間,一直得不到重用,他為此非常苦惱。

有一天,年輕人對自己的朋友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因為我恨這個公司!”

朋友建議道:“我舉雙手讚成!你一定要給公司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年輕人問為什麼,朋友說:“如果你現在走了,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現在還在公司這個機會,拚命地去為自己拉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麵的人物,然後再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然後你……”

年輕人覺得朋友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

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年輕人有了許多忠實的客戶。

再見麵時,朋友問年輕人:“現在是時候了,要趕快‘行動’喔!”

年輕人淡然笑道:“老總已經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為總經理助理,現在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朋友的初衷。一個人工作,永遠都隻是為他自己書寫人生簡曆。隻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同時你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最好位置。事實上,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業績如何?你的能力怎樣?你對工作的態度是否熱情認真?領導心中有數,隻要你用能力來證明你自己,你一定會得到領導的青睞與厚待。

公司是一個以實現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的經營實體,必須憑借足夠穩固的利潤去不斷壯大發展。而要發展就需要公司所有員工都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才智貢獻出來,為公司出謀劃策,並貫徹實行。事實上,每家公司都是一個戰場,是員工努力證實自己業績的不見硝煙的戰場,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公司,假如你不能做出相應的實際業績,你終將被當作一枚廢棄無用的棋子淘汰出局。而證實自己能力和分量的永恒秤砣,就是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

假如你在工作的每一階段都可以找到更有效率、更經濟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必定能盡快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你將會得到提拔,被委以重任。由於卓爾不凡的工作業績,已使你變成一位無法替代的核心圈人物。

因此,最實的東西還是拿業績說話。如果你是大區經理、事業群體的經理、各子集團的總經理、子公司的總經理等,就必須進行實實在在的業務運作,充分把業績指標做起來,把管理工作做好。如果是純粹管理機構,那就改善團隊的工作作風,把各專業的管理指標做好。隻有把業務做好了,才能充分體現出作為經理人的價值,上下才會滿意。

不論你做的是什麼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出成績來,這不僅是給領導看,更是給自己看,因為隻有它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全力以赴

日本鬆下公司曾崇尚這樣的理念:如果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如果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汗水;如果你兩樣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在這裏,我還要加一句,那就是:如果你有智慧,請你全部拿出來;如果你有能力,請你全部使出來。無論是你的智慧還是你的能力,都要全力以赴,而不是盡力而為。隻有全力以赴,你才能成就卓越。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自己在工作上盡心盡力了,但還是沒有得到領導的重視與重用。事實上,企業領導在任用人才上是是非分明的,除了看重員工的人品與才華,還要考核員工對工作的投入度。你有十分才能,千萬不要在工作中有所保留而隻出九分,你必須全力以赴地完善自己的每一個任務,而不是盡力而為地完成任務。隻有全力以赴,你才能超越你的能力,達到更高的業績線。

有一則故事曾在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口中廣為傳誦。這個故事有著極其動聽的名字,叫做“距離金子三英寸”。

幾十年前,美國人達比和他叔叔到遙遠的西部去淘金,他們手握鶴嘴鎬和鐵鍬不停地挖掘,幾個星期後,他們終於驚喜地發現了金燦燦的礦石。於是,他們悄悄將礦井掩蓋起來,回到家鄉馬裏蘭州的威廉堡,準備籌集大筆資金購買采礦設備。

不久,淘金的事業便如火如荼地開始了。當采掘的首批礦石被運往冶煉廠時,專家們斷定他們遇到的可能是美國西部羅拉地區藏量最大的金礦之一。達比僅僅隻用了幾車礦石,便很快將所有的投資全部收回。

然而,有趣的是,美國淘金人達比萬萬沒有料到,正當他們的希望在不斷升高的時候,奇怪的事發生了:金礦的礦脈突然消失!盡管他們繼續拚命地鑽探,試圖重新找到礦脈,但一切都是徒勞。好像上帝有意要和達比開一個巨大的玩笑,讓他的美夢從此成為泡影。萬般無奈之際,他們不得不忍痛放棄了幾乎要使他們成為新一代富豪的礦井。

接著,他們將全套機器設備賣給了當地一個收購廢舊品的商人,帶著滿腹遺憾回到了家鄉威廉堡。

就在他們剛剛離開後的幾天裏,收廢品的商人突發奇想,決計去那口廢棄的礦井碰碰運氣。他請來一名采礦工程師考察礦井,隻做了一番簡單的測算,工程師便指出前一輪工程失敗的原因,是由於業主不熟悉金礦的斷層線。考察結果表明:更大的礦脈其實就在距達比停止鑽探三英寸遠的地方!

世上的事情奇巧得往往就像這個精彩故事的本身:作為懷著同一夢幻的有心人,達比雖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他獲取的卻是羅拉地區最大金礦的—個小小支脈;收廢品的商人雖然隻花費了最小的代價,卻通過—口廢棄的礦井而成功地擁有了最大金礦的全部。如果當初達比再堅持下去,全力以赴,那麼,財富就屬於他了。然而,正是因為他缺乏這樣一種精神,導致自己與財富擦肩而過。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的工作。

不要以為把工作盡力完成就足夠了,實際上還有更大的空間和潛力,你完全可以幹得更出色。戴爾·卡耐基說:“要想獲得成功,僅僅盡力而為還不夠,還必須全力以赴。”成功偏愛那些全力以赴的人。

喜歡NBA的籃球迷都知道,在04-05賽季,曾誕生了神奇的“麥蒂時刻”。那是休斯頓火箭隊對陣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比賽還剩最後的35.13秒,火箭隊還落後馬刺隊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