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把失敗當做向上的階梯(1 / 1)

語梅

古詩雲:“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宏圖大業不是異想天開、一蹴而就的,不經一番風霜苦,哪有梅香撲鼻來?成大功、立大業者,都得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誌向遠大者僅受磨難尚且不夠,因為受磨難與受得了磨難的人相當多,不一定個個都能出人頭地,青雲直上,飛黃騰達。其事業更不是在粗心大意和僥幸中完成、取得的,而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故胸懷上博大寬廣,光明磊落,細節上漸漸積累,戰略上目光長遠,事業上百折不撓,再加之堅強的意誌,完美的人格,方可替自己事業的成功奠下堅實的基石。

俗語雲:“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有誌者,事竟成。”

孔子在陳、蔡受到圍困時,忍住饑餓,環顧四周的景色,於是向弟子們發出感歎說:“天寒即到,霜雪即降,方明白鬆柏蒼翠的顏色難得啊!”這就是孔子以自己幾十載坎坷經曆的切身感受所表達出對鬆柏的讚歎。

蘇秦,東周洛陽人。相傳他曾經拜師鬼穀子門下,學習薑太公兵法。學成後,先後遊曆諸國,企圖求取一官半職,但始終不被人器重,失意之中不得不返回家鄉,尋機發展。

當時,各大諸侯紛紛稱王,連名義上的周天子都被踢開了。周王室轄區下的臣民,麵對政治力量完全喪失的局麵,深感失望。政治再也沒有前途,他們隻好致力於發展經濟。在這種崇商的氛圍下,顯然薑太公兵法無一用處。蘇秦的家人和親屬,對他的所學大失所望。在他們看來,任何經商賺錢的本領都比數百年前的兵書更有用。蘇秦的行為不被他們理解,反而遭到嘲弄和訕笑。

各種挫折和失敗,不僅沒有讓蘇秦氣餒,反而激勵了他求仕顯名的決心。從此,他閉門不出,博覽群書。為了不使自己產生惰性,他懸發於梁,以錐紮大腿,“懸梁刺股”的故事就來源於此。

蘇秦深居簡出,苦心研究,曆時一年之久,終於創造出一套製秦的戰略——合縱戰略。即合眾弱以攻一強,聯合各諸侯的力量,以遏製秦國的對外擴張。

於是,趙王給蘇秦一百輛車馬,一千斤金子,一百雙玉璧,一千匹綢緞,讓他去約會諸侯進行合縱結盟。誠然,蘇秦廣博的知識和雄辯的口才讓人佩服。然而,他遊說的成功,更多取決於他對自己的行動始終充滿著自信。因此說,自信心能給人帶來生活和做事的勇敢,自信心是人們伸展抱負的奠基石。

心靈寄語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次的失敗在讓我們失望沮喪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經驗,讓我們直麵諷刺與嘲笑,在失敗之後終會登上成功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