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在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的地方倒下,倒在了成功的大門外呢?因為他們不肯堅持到底,因為他們沒有堅強的意誌,所以,勝利就注定不會屬於他們!“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隻有堅持到底,才能得到勝利。
1堅持到底才能得到成功
張良字子房,是西漢初期著名的謀臣,他幫助劉邦在楚漢之爭中贏了項羽,使劉邦最終得到天下,是劉邦集團中最為重要的謀臣。
相傳,張良之所以這麼厲害是因為他得到了神人的贈書,關於贈書有一段千古流傳的故事。
據說,一天,張良到下邳的一座橋上遊玩,經過一位身穿布衣的老頭前麵時,那個老頭忽然把自己的鞋扔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小子,快下去把我的鞋撿上來!”聽到老頭的話以後張良愣住了,心想:“這個老頭怎麼這麼奇怪呢?無緣無故讓我替他撿鞋,態度還這麼差。”他本想發火,但是看到這個老頭白發蒼蒼,年紀已經很大了,就忍住了怒火,下橋去幫老頭把鞋子撿了回來。
沒想到這時候老頭又得寸進尺地說:“幫我穿上!”張良想:“既然鞋都已經給他撿來了,就幫他把鞋穿上吧。”於是跪下來給老頭穿鞋。老頭看到張良這麼恭敬,非常滿意,於是哈哈一笑,對張良說:“你小子很不錯啊,5天以後再來這裏見我吧。”張良非常奇怪,轉而一想,覺得老頭可能是隱士,胸中藏有大智慧,可能是在找傳人,於是又複而高興起來,並暗暗慶幸自己今天有耐心。
5天以後,張良一大早就來到了約定的地方,但是沒想到老頭已經先來了。老頭見到張良以後滿臉怒氣,對張良說:“你遲到了,給我回去!5天以後再來!”於是張良隻好很鬱悶地回去了。
又過了5天,張良吸取上次的教訓,去得更早了,雞鳴之前就到了約定好的橋上,但是沒想到老頭還是早到了。老頭比上次更生氣了,大罵道:“你怎麼又遲到了?回去!過5天再來!”張良更加鬱悶,並且還夾雜著一些羞愧,想:“為什麼每次老頭都比我來得早呢?不行,我下次一定要比他來得早,我得半夜就出發!”
又過了5天,張良果然半夜就出發了,終於趕在老頭的前麵去了約定的地方。老頭來了以後見到張良已經在那裏等著了,非常高興,就笑眯眯地拿出一些竹簡,對張良說:“這是《太公兵法》,熟讀這部書以後你就可以成為帝王之師了。”說完就乘雲而去。
張良先是驚奇地看著老頭消失,隨後又驚喜地看著老頭給他的兵書,才發現這部書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太公兵法》。傳說它為西周時期的薑子牙所著,那個老頭就是傳說中的“黃石公”。之後,張良認真地學習這部兵書,終於輔佐漢高祖劉邦登上了帝位。
這個傳說記載在《史記》中,讓張良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至於故事的真偽已經不可考了,但是這個故事給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要想成功就必須堅持不懈。如果張良沒有堅持,在得到兵書前的任何一個階段放棄了,他都不會得到這部難得的兵書。如果其之後不認真、堅持不懈地學習兵書,得到這本書也是枉然,不可能幫助漢高祖劉邦建立豐功偉業。
我們可以從中明白意誌對於一個人來說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隻有堅持到底才能勝利!
2世上無難事
世界上最有名的推銷大師就要退休了,他宣布要舉辦一個慶祝自己退休的酒會,並且告訴大家他會在他的退休會上說出他這麼多年推銷成功的秘訣。
大家都想知道世界第一的推銷大師有什麼樣的秘訣,所以那天晚上參加酒會的人很多,把大廳都塞滿了。
他先和大家寒暄著,大家都很心急,紛紛問他秘訣是什麼,他卻一直笑而不答,隻是吩咐4個工作人員把一座大鐵架抬出來。
於是,4個工作人員把一個大鐵架給抬了出來,鐵架上有一個無比巨大的鐵球。
這個鐵球很重,大師先讓人上台來推鐵球,大家紛紛上前嚐試,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推動這個很重的鐵球。
後來,這個推銷大師開始推鐵球了,他每隔5秒就推一次鐵球,但是鐵球依然一動不動,20分鍾過去了,鐵球依然沒有動。
很多人看見推銷大師一直做這麼簡單的事,覺得很無聊,便離場了。
30分鍾過去了,鐵球還是沒有動。這個時候更多的人熬不住了,他們覺得推銷大師分明就是一個騙子。於是,更多的人離場了,隻有少數的人還在那裏繼續觀看。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35分鍾過去以後,大鐵球開始動了!
而且它越動越快,怎麼也停不下來,就算有人用手按住它,想讓它停下來,它也停不下來。
推銷大師說:“這就是我成功的秘訣——堅持,不斷地堅持,隻要堅持到底,就會得到成功。”
推銷大師的秘訣就是——隻要你能堅持到最後,成功就是你的!
世界上的難事就像那個大鐵球一樣,我們隻推一下它是不會動的,隻有連續不斷地推它,不斷地堅持,不斷地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它才會動,我們也才能取得成功。
那些不自信的人、覺得自己推不動鐵球的人是不會成功的,那些隻推了幾分鍾的人也是得不到成功的,就連那些推了30分鍾、隻差最後5分鍾的人也是不會成功的。
隻有像那個推銷大師一樣,擁有無比堅強的意誌,一直不停地推著鐵球,才有可能得到最後的成功。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3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教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
一次,他收了一些新學生,就給這批新學生提了一個要求:高舉雙手,再用力向後甩,就這樣每天都堅持甩手300下。然後,蘇格拉底親自做了示範,告訴他們應該怎樣甩手,並且讓學生也學他的樣子做,一直到所有的學生學會為止。
後來,他問學生們,能不能做到他要求的每天甩手300下。
學生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能!”
一個月過後,蘇格拉底在一次上課的時候忽然問道:“有誰還在堅持我的作業每天甩手300下?”
同學們都愣了一愣,很多同學顯然都已經忘記這件事了,隻有三分之一的人舉起了手。
一年之後,他忽然又問道:“還有誰在堅持我的那個每天甩手300下的作業?”
同學們又是一愣,這次舉手的同學已經不足十分之一。蘇格拉底既沒有表揚那些堅持的同學,又沒有罵那些不堅持的同學。他隻是像前兩次一樣笑了笑,然後就絕口不提這件事。
3年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馬上就到這批同學畢業的時間了。蘇格拉底在同學畢業之前又問了一次:“還有誰在堅持做那個每天甩手300下的作業?”
這一次,蘇格拉底環視四周,發現隻有一個人舉手了,他就是柏拉圖。
蘇格拉底知道,柏拉圖日後必成大器。果然,柏拉圖成為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西方有一個學者是這樣讚美柏拉圖的,他說:“西方兩千多年來的哲學都是圍繞著柏拉圖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