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綠色生命的呼喚(1)(2 / 3)

18世紀初,英國憑借其強大的海軍,南征北戰,到處掠奪殖民地,稱霸全球,建立“日不落帝國”。英國海軍之所以強大,原因雖然複雜,但與該國罐頭食品工業的發達不是不沾邊。當時還沒有電冰箱等製冷設備,罐頭是船舶出海人員的全部給養。

一位德國科學家曾開玩笑地說:“英國海軍的主要食品是牛肉罐頭”。這樣看來,紅三葉草的盛衰與英國海軍的強弱,也不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英國海軍之所以強大,應該給貓記上一功。

偉大的生物學家赫胥黎也曾解釋過為什麼英國海軍這麼強大,主要原因是當時英國有許多抱獨身主義的老處女,她們日夜相隨的寵物是貓,老處女多則養的貓就多,而大量的貓鎮住了田鼠,田鼠一少野蜂就自然多了,紅三葉草隨之興盛,紅三葉草興盛,牛就不愁發展不起來,由此推論,英國海軍之所以能稱雄四海,實在是有賴於老處女們的幫助,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表麵看一些風馬牛不及的生物,卻盛衰依存,彼此好像被無形的網牽係著。

像貓、三葉草和牛的這種拐彎抹角的關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國的蛇島上,老鷹捉蝮蛇,蝮蛇吃小鳥,小鳥捕昆蟲,昆蟲蛀植物……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相應的食物。它們之間就像鏈條上的環節一樣,一環扣一環。這種現象就是我們熟悉的食物鏈,它形象地反映出有機體之間捕食與被捕食的嚴謹關係。

千百萬年來,在地球上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索鏈——食物鏈是生命的金鏈,天地間的芸芸眾生都要受它的羈絆。在食物鏈的每一個環節上,各種生物都占據著特定的位置,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中國北方有“禁止打狼以防天旱”的說法。打狼與天旱又有什麼必然的聯係呢?原來,狼除捕食羊群外,還吃野鼠,而野鼠靠吃草根為生。狼的數量減少,則老鼠的數量就要增多,老鼠的數量增多草的數量就減少。草少則烈日下草原水汽蒸發殆盡,因此天空久旱無雨。

然而,食物鏈是十分脆弱的,由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幹擾,食物鏈就會斷裂,生物社會隨之失去原有的平靜,進而引起生態失衡和生態危機,給人類以深刻的教訓。

20世紀50年代末期,我國南方有一個省,那裏的氣候和生產條件要比上一年好,而水稻產量卻下降了很多。人們疑惑不解,但最後找到了問題的症結。原來,那一年人們捕蛇太多。因為,蛇是老鼠的天敵。捕蛇過多,老鼠就獲得了自由,因此大量繁殖了起來。結果受到直接危害的就是水稻。

所有的生物都處於普遍的聯係之中——這是生態學的一個最基本的觀點。生物圈錯綜複雜的相生相克現象,組成了一個無形的網絡,把所有的生物聯係在一起,就組成了繁榮的生命世界,從而使地球充滿勃勃生機。

第三節“生物圈2號”作證——人類不能另造地球

科學家斷言,在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目前唯有地球是生命的“諾亞方舟”。

然而,幾千年來,人類幻想著能在璀璨星河找到自己的同類和鄰居。例如說,月裏有嫦娥。從唐代李商隱的“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到今人毛澤東的“寂寞嫦娥舒廣袖”之句,“月中嫦娥”的美麗神話久傳不衰,給月亮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引人遐思。

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阿姆斯特朗等兩名宇航員乘上飛船直奔月亮,5天後在月球著陸。他們在月球上呆了3小時47分。以後共有18人先後登訪月球,累計在月球上考察了600個小時。結果,完全證明了天文學家早已作出的科學論斷:月亮是一個沒有空氣、沒有水,隻有一片荒沙和礫石,從來沒有過生命的死寂的星球。在那裏如果沒有宇宙服的嚴密保護,任何生物立即窒息而死。

人類是地球這個島嶼上的魯濱遜——有發明才能,善於創造,足智多謀,然而卻形單影隻。天文學家已查明,離我們最近的另一個“太陽”是半人馬座比鄰星。它高我們4光年(合40萬億公裏),乘坐以每秒30公裏的速度前進的飛船需要4萬年才能到達,至於它周圍有沒有行星,行星上有沒有人類可以生存的條件,科學還沒有作出回答。

與人類的良好願望相反,科學已經證明,在人類可及的範圍裏,隻有一個地球,我們隻有依賴它才能生存,至少在幾十萬年內,人類不可能遷居天外。

那麼,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人類是否能模擬出一個類似的地球,供人類繁衍生息呢?美國的“生物圈2號”實驗給予了否定的回答,讓人類離開地球,那麼人類就無法生存。

人類生存的地球被科學家們稱為“生物圈1號”。為了試驗人類離開地球能否生存,美國從1984年起在亞利桑那州建造了幾乎密封的“生物圈2號”試驗基地。它占地1.3萬平方米,容積20.4萬立方米,設計及建設花費2億美元,每年的維護費達數百萬美元。“生物圈2號”內有土壤、水源、空氣和多種多樣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科學家們希望這個模擬地球環境的實驗室能提供足夠的食物、水和空氣,供8名進入“生物圈2號”工作的研究人員生活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