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綠色生命的呼喚(4)(1 / 3)

一個物種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興衰,一個基因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這樣的事例俯拾即是。幾十年前,前蘇聯缺乏橡膠,後來,科學家們瞄準野生植物,研究利用“懷才不遇”的“橡膠草”提取橡膠,從而解決了軍事工業等一大難題。早些年,墨西哥由於從引進的日本小麥品種“農林10號”中分離出矮稈基因,並育成了矮稈而抗病的高產小麥品種,經推廣應用於生產後小麥產量大幅度提高,使墨西哥由一個糧食進口國變成了糧食出口國。

當人們厭倦了都市,特別是為市井的喧囂和汙染所困擾時,便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冠以“全天然”、“野生植物”製成等字樣的飲料、食品、藥品、化妝品等備受人們青睞。

200年前被傳教士從中國帶到新西蘭,又從新西蘭傳到歐洲和巴西的“東方魔果”——中華獼猴桃,在國際市場上身價百倍後,也在故鄉引起了連鎖反應,開始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大規模栽培和開發利用。貴州山林中不起眼的刺梨,近年來發現竟是能與獼猴桃相媲美的又一種“魔果”。生長在東北長白山老林中的刺老鴉、蕨菜和野菜,過去隻有窮人在災荒年月才吃,現在富人卻更感興趣。有的日本商人一再到深山中轉悠,尋求這種“無汙染植物”,一批批進口。據說,筍類、香菇、金針菜等物,始終是日本進口的熱門。在現代文明社會中,野菜經曆了從“灰姑娘”到“宴會公主”的輝煌變化。

和那些進出口商人相同的是一些“開發”新藥品的“神農氏”們;他們鑽山入嶺,哪兒沒人向哪鑽,據說一些十分“靈驗”的新藥大多“出自深山老林”。野生植物對於人類的價值是怎麼估計都不過分的。據研究,由2.9萬種植物得到的1萬種提取物中,約有3000種顯示對癌症有抑製作用。許多今天微不足道的物種,明天可能是無價之寶。熱帶森林中的粗榧、美登木、嘉蘭木等植物都可以提取抗癌藥物。還有不少野生植物提取的藥物,已證明對艾滋病有效。人類未來會麵臨各種意想不到的災難和挑戰,或許,某些野生物種會幫助人類免於饑荒、祛除疾病,度過各種災變而幸存下來。

五彩繽紛的綠色世界,有35萬種植物,其中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糧食、蔬菜、果木等栽培植物約有600多種。經我們祖先馴化的就有包括“五穀”在內的136種。科學家認為,自然界還有許多尚未開發利用的潛在食物資源。全世界估計有 8萬餘種陸生植物,但僅有150餘種被大麵積種植。世界上90%的食物來自約20個物種,目前人類所需營養的70%來自玉米、小麥、稻米、土豆、大麥、甘薯和木薯7個物種,其中前 3個占70%以上。

也許,世界性的許多難題將會從那些在植物中占絕大多數的未被馴化的綠色生命中去尋找到。

前些年,某國皇家植物園主任到桂林旅遊,當他在桂林雁山廣西植物研究所參觀時,突然發現該所有許多活的銀杉樹苗,感到十分驚奇,讚不絕口,提出願出一架三叉戟飛機換一株活的銀杉樹苗。

銀杉樹何以如此名貴?原來,在第三紀以前,銀杉曾在地球上有較廣泛的分布,到了第四紀(距今100萬年)之後的更新世,地球上曾出現過四次冰期,當時大陸冰川幾乎席卷了整個歐洲和北美。這些地區的銀杉,全部被毀滅,後來人們在德國和西伯利亞的地層中發現了它的化石。

20世紀70年代末和20世紀80年代中葉,我國林學家又分別在湖南的界福山和八麵山發現大片原始銀杉林。

銀杉在地球上其他地區早已銷聲匿跡,為何我國還有呢?據地質學家研究,在冰川時期,雖然大陸受到冰川的襲擊,但地處低緯度的我國中南、西南部,由於地形複雜,重巒疊嶂,阻擋著冰川的流動,使一些獨特的環境,往往成為某些動植物的避難所。湖南和廣西的銀杉,正是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保存下來的。除了銀杉外,我國還有銀杏、水杉等孑遺化石樹種,還有珙桐、金錢鬆、長苞鐵杉等珍稀樹種。很多外國朋友對此十分羨慕,稱中國存在著許多世界“活化石”。化石本身就是價值連城的,“活化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