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銀杉
別名衫公子,屬於鬆科,常綠喬木,高達24米,胸徑40—85米。樹皮為暗灰色,並龜裂成不規則的薄片,葉螺旋狀排列,輻射散生,在小枝上排列緊密呈簇生狀,線形。雌雄同株。球果卵圓形,淡褐色或綠褐色。種子暗綠色。
生長於海拔940—1870米針闊葉混交林、常綠與落葉混交林中,常萌發於陡坡山脊、孤立的石山頂部或懸崖絕壁縫隙中。其胚胎發育與鬆屬植物相似。
中國特有孑遺種。分布於廣西、湖南、四川、貴州,多見於海拔940—1870米地帶。銀杉的花粉曾在歐亞大陸第三紀沉積物中被發現,有重要研究價值。樹形古雅美麗,可供觀賞。
四、資源冷杉
屬於鬆科,常綠喬木,高20—25米,胸徑40—90厘米。樹皮灰白色,片狀開裂。葉在小枝上麵向外向上伸展或不規則兩列,下麵的葉呈梳狀,線形,長2—4.8厘米,寬3—3.5毫米,樹脂道邊生。球果橢圓狀圓柱形,長10—11厘米,直徑4.2—4.5厘米,成熟時暗綠褐色。種子倒三角狀橢圓形,長約1厘米,淡褐色,種翅倒三角形,淡紫黑灰色。
分布區地處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夏涼冬寒,雨量充沛,雪期及冰凍期較長,終年多雲霧,日照少。土壤為酸性黃棕壤,pH值4.5—5。散生於海拔1500—1850米的針、闊混交林中,樹冠高聳於闊葉林層之上,幼樹耐陰,大樹需要一定的光照,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結實有間隔期。
僅分布於廣西東北部資源縣和湖南西南部的兩個縣。植株較少,又多屬老齡林木,亟待采取保護措施。
五、蘇鐵屬
蘇鐵屬植物均為常綠棕櫚狀木本植物。莖幹圓柱形,由宿存的葉柄基部所包圍。葉羽狀,葉螺旋狀排列,長達0.5—2.4米,厚革質而堅硬,羽片條形,長達18厘米,邊緣顯著反卷。花頂生,雌雄異株,雄球花長圓柱形,雌球花略呈扁球形,花期6—8月份。種子卵形微扁,多為紅色,長2—4厘米。
蘇鐵屬為喜光植物,好生於溫暖、幹燥及通風良好之處。不耐寒,生長緩慢。土壤以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土壤為宜。種子成熟期為10月份。
六、紅豆杉屬
紅豆杉屬植物均為常綠喬木或灌木,雌雄異株、異花授粉。球花小,單生於葉腋內,早春開放。雄球花為具柄、基部有鱗片的頭狀花序,有雄蕊6—14個,盾狀,每一雄蕊有花藥4—9個;雌球花有一頂生的胚珠,基部托以盤狀珠托,下部有苞片數枚。種子堅果狀,球形,著生於紅色肉質杯狀假種皮中,當年成熟。
為典型的陰性樹種。常處於林冠下喬木第二、三層,散生,基本無純林存在,也極少團塊分布。隻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黃壤、黃棕壤上良好生長,苗喜蔭、忌曬。其種子種皮厚,處於深休眠狀態,自然狀態下經兩冬一夏才能萌發,天然更新能力弱。從紅豆杉植物體內提取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藥物之一,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紅豆杉屬植物全世界有11種,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至熱帶地區。中國有4種1變種:東北紅豆杉、雲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南方紅豆杉。
七、百山祖冷杉
屬於鬆科,拉丁學名Abies Beshanzuensis。 常綠喬木,高可達17米,胸徑80厘米。枝輪生。葉螺旋狀排列,線形,先端有凹缺,上麵亮綠色,下麵有兩條白色氣孔帶。幼樹極耐陰。結實周期2至5年,5月開花,11月球果成熟。
為近年來在中國東部中亞熱帶首次發現的冷杉屬植物,中國特有古老殘遺植物,僅分布於浙江南部百山祖南坡海拔1700米的林中。對研究植物區係和氣候變遷有重要意義。
八、水鬆
屬於杉科,半常綠喬木,高達25米,胸徑60—120厘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裂成不規則條片,內皮淡紅褐色。枝稀疏平展,上部枝斜伸。葉為鱗形、線狀鑽形或線形,在宿枝上的葉十分小,為鱗形。種鱗木質,扁平,倒卵形,背麵接近上部邊緣有6—9個微反曲的三角狀尖齒,近中部有1反曲的尖頭。種子下部有膜質長翅。
適於生長在溫暖濕潤的中亞熱帶東部和北熱帶東部。耐水濕,喜陽光,除鹽堿地外,在各種土壤上均能生長。幼苗時期根係發達,10多年後主根停止生長,側根繁盛。生於水邊或沼澤地的水鬆樹幹基部膨大呈柱狀,並有露出土麵或水麵的屈狀呼吸根。幼苗或幼樹期間需要較充足的陽光和肥沃、濕潤的土壤。花期2—3月,球果9—10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