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排行第二,他有一個外號叫“徐二叫化”,原因是他自奉極其儉樸。有一年除夕,他辦完事深夜才返校,開水泡冷飯就成了他的年夜飯。徐特立在當長沙師範校長時,因為穿著過於粗樸被周南女校的門房誤認為是下人。更有趣的是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議時,被張治中將軍的門衛擋在門外,說:“今天張主席有重要客人來訪,恕不接待。”等到徐特立回頭拿來名片,張治中將軍出來迎接,門衛才知道這位形似夥夫的老頭就是今天的貴客徐特立。他當校長,教員坐轎子,他步行;教員吃小灶,他和學生一樣吃大灶;教員穿皮鞋,他穿草鞋;別人請客,他從不去參加。他在《六十自傳》裏寫道:“節省日用,謝絕一切應酬,絕對不請朋友吃酒肉和茶點。”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徐特立為了辦學,艱難困苦勤儉節約的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為了緊縮開支,哪怕一張紙、一支筆都不隨便使用。教師們丟棄的剩殘粉筆頭,徐特立隨時撿起來裝在口袋裏自己上課再用。學生們常常看到校長衣服口袋裏鼓鼓囊囊的,不以為然。徐特立為此寫了四句話:“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餘衷曲,反謂餘為細算人。”
條件再差的學校,徐特立也能夠把它辦好。因此徐特立得了一個外號叫“徐二鏤鍋”。鏤鍋,就是用鐵水補破鍋。破鍋隻要經鏤鍋匠一鏤,便可以成為一口可用的鍋。這是長沙市民和部分同行對徐特立敬業精神表示肯定的昵稱。擅鏤破鍋,緣於徐特立當校長具有很強的凝聚力。他為人恭謙、民主、實幹。他認為,遇到難事時,身體力行對師生具有很強的號召力。由於他做出了表率,有時學校發不出工資,隻供夥食,教師照樣上好每一堂課。學校缺少必要的設備,老師、學生都主動從自己家裏把什物搬到學校裏來。
他對本校的每一位教師都真誠對待,高度尊重,全麵關懷他們的思想和生活,還很注意發揮他們的個人特長。因此不少名牌教師情願俸金少一點,也都樂意在徐特立領導下任教。他在長沙女子師範學校任校長時,一位著名的理化教師同時在長郡中學兼課,長郡每課時聘金1元,他經常缺課;女師每課時6角,他不但不缺課,而且教課非常認真,甚至主動為學生義務補課。有人問他這是為什麼,他說:“長郡中學的彭校長是老爺,高不可攀;徐校長平易近人,是朋友。我到長沙女師上課,常到徐校長的房裏,坐在他床上,隨便談天。他接待殷勤,毫不隔閡,鍾點費雖然少一點,但精神上非常愉快,所以願為效勞。”
在延安自然科學院當院長時,教師們都是好幾個人住一孔窯洞。按規定,徐特立可以單獨住一孔,可是他定要別的老師和他三個人住一孔。晚上三個人聚在一盞小油燈下辦公。他說:“大家住得比我更擠,為什麼我要一個人住呢?”住地到學校要翻幾個山頭,每到下雨,山陡路滑。他就打著赤腳,拄著拐杖,爬上爬下,從不因為年高路滑而遲到一分鍾。那時他已經快70歲了,有這樣一位做榜樣的校長,教授們在教學上誰都不會掉以輕心,學生也沒有吊兒郎當的現象發生。徐特立在筆記中寫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認為,作為校長,最重要的是迎難而上,率先垂範。
徐特立還有一個外號叫“徐家外婆”,因為他對學生像外婆對外孫那樣慈愛,這是長沙女子師範的學生取的。徐特立以慈愛寬容的胸懷,獲得學生的愛戴。一次,有個學生被開除了。晚上,徐特立輾轉反側,第二天他又派人把那個學生追回來,親自和他語重心長地長談,然後介紹他到長郡中學上學,後來這個學生變成了優等生。徐特立到了耄耋之年,雖不當校長、教師了,其慈愛寬容絲毫不減。此外,徐特立還經常資助寒門學子。例如,窮學生田漢想讀書、買書,卻苦於囊中羞澀。徐特立便把自己的購書折子給了他,任他購買,使他終生難忘,他讚揚徐特立憂國憂民關愛學生是:“一片外婆心,滿腹哀時淚。”
徐特立在學校享有極高的威望。而學而不厭,不斷更新知識,確保自己的學問在同行中遙遙領先,是徐特立獲得師生一致敬重的原因之一。毛澤東曾經講過:我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時,最敬佩的有兩位老師,一位是楊懷中先生,一位是徐老。楊、徐二位之所以給毛澤東的印象深刻,主要緣於兩人的人品和學識。徐特立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在諸生中以毛澤東繼承最好,毛澤東因此也受益匪淺。現在我們隻要拿出徐特立和毛澤東讀過的書對比一下,就會發現他兩人的批注方式驚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