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讓生活在思考中沸騰(14)(3 / 3)

我不是好欺負的

◎文/佚名

做人和種地有相似之處:不但要善待友鄰,更要不畏強人。這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我家有一塊地,夾在別人的地中間,東邊是張家,西邊是李家。三家人的地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並沒有明顯的界線,隻是在地頭立一塊石頭作為標誌,因此,在地中間我占你一犁,你占我一鋤並不奇怪。

有一年春天,我跟父親去種地,他犁地,我播種。我看見父親犁到與張家交界的地方時,往自己的地裏讓了一犁。當父親犁到與李家交界的地方時,我想他也會讓一犁的,可是父親不但不讓,反而犁過界一犁去了。我問父親:“幹嗎要占李家一犁地?”父親說:“我根本不想占他的地。”我責怪說:“你明明犁過界一犁了,還說不想占。”父親說:“過一個月你再來看看就知道了。”

幾個月後,我又跟父親到地裏,地裏的莊稼長得有半尺高了,綠油油的。我發現東邊的張家也讓了我們一犁,這樣,兩家的地之間就有了一條通道,進出十分方便。而在西邊,李家的莊稼和我們家的莊稼貼在一起生長,別說通道,連放腳的地方都找不到,隻是根據莊稼的品種不同,才能看得出界線在那裏。這也難怪,父親犁過人家的邊界一犁,人家當然就不會再留通道了。可是父親說:“你仔細看看,李家是不是占了我們家兩犁地?”我蹲在地頭,依照那塊做標誌的石頭瞄了瞄,嘿,還真是李家占了我家兩犁地。

我問父親:“當初明明是你犁過界一犁的呀,現在怎麼變成他們占我們兩犁了?”父親說:“我們西邊這位是強鄰,又不講理,又貪心。我犁過界一犁,是警告他們:我不是好欺負的!如果我不是年年警告他們一犁,我們這塊地早就沒有了。”

他不懼怕那些小孩了

◎文/佚名

造成我們被別人欺負的常見原因,實際上隻是毫無道理的恐懼而已。

斯匹克在密蘇裏州聖約瑟夫城一個準貧民窟裏長大。他的父親是個移民,以裁縫為生,收入非常微薄。

為了家裏取暖,斯匹克常常拿著一個煤桶,到附近的鐵路邊去拾煤。因為必須這樣做,斯匹克很害羞。他常常從後街溜進,以免被別的放學的孩子們看見了。但是,那些孩子還是時常看見他。特別是有一夥孩子常埋伏在斯匹克經過的路上,襲擊他,以此取樂。他們常常把他辛苦撿來的煤渣撒遍街上,使他隻能一直流著眼淚回家。

這樣,斯匹克總是生活於或多或少的恐懼和自卑的狀態中,慢慢地,他不敢怒不敢言地已經習慣了。

這時,有一件事發生了。斯匹克讀了一本書——《羅伯特的奮鬥》。在這本書裏,斯匹克讀到了一個像他那樣的少年的奮鬥故事。那個少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是他以勇氣和道德的力量戰勝了這些不幸。斯匹克也希望具有這種勇氣和力量,他的內心受到了鼓舞,心態發生了變化,從而在生活中采取了積極的行動。

整個冬天,斯匹克都坐在寒冷的廚房裏,閱讀勇敢和成功的故事,不知不覺地吸取了積極的心態。

這天,斯匹克又到鐵路邊去揀煤渣。不一會兒,他發現三個人影在身後閃動。這時,他的習慣想法是拔腿就跑。可他沒有,他記起了書中他所欽羨的主人公的勇敢精神。於是,他把煤桶握得緊緊的,一直向前大步走去。

接著,展開了一場惡戰。

三個男孩一起衝向斯匹克。斯匹克丟開鐵桶,堅強地揮動雙臂,進行抵抗,這使得這三個恃強淩弱的孩子大吃一驚。

斯匹克的右手猛擊到一個孩子的口唇和鼻子上,左手猛擊到這個孩子的胃部。這個孩子便停止打架,轉身溜跑了,這也使斯匹克大吃一驚。

另外兩個孩子正在對他進行拳打腳踢。斯匹克設法推走了一個孩子,把另一個打倒,用膝部猛擊他。

現在隻剩下一個孩子了,他是頭兒。他突然襲擊斯匹克的頭部。斯匹克設法站穩腳跟,把他拖到一邊。

這兩個孩子站著,相互凝視了一會兒。然後,那個頭兒一點點後退,也溜跑了。斯匹克拾起一塊煤,投向那個退卻者,這是勝利的一擲。

直到那時,斯匹克才知道自己的鼻子在流血,他的周身由於受到拳打腳踢,已變得青一塊紫一塊了。不過,這是值得的。斯匹克戰勝了恐懼和習慣的生存方式。那時,斯匹克並不比一年前強壯多少,關鍵是斯匹克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已經不懼怕那些小孩了。此後,再沒有別的小孩來襲擊他。

鱷魚的看家本領

◎文/佚名

許多很強大的人或動物,居然不是敗在它的弱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