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王莽改製(1 / 1)

漢元帝的皇後王政君有八個兄弟,都在朝中掌握大權,唯獨弟弟王曼早死,所以她對王曼的兒子王莽尤為憐惜。

王莽待人接物極為謙恭有禮,而且勤奮向學,廣結俊傑之士,因此頗有聲譽。王莽的伯父大司馬王鳳病重之時,王莽服侍極為殷勤,一連幾個月都在身邊照顧,不肯解衣睡覺。因此王鳳在臨死之前把這個侄子托付給已經是太後的妹妹王政君以及漢成帝,王莽因此被任命為黃門郎,後又升任射聲校尉。不久之後,叔父王商上書,請求將自己的封地分給王莽。

受到漢成帝的器重後,王莽的行為愈加謹慎,態度愈加謙恭。他把自己的車馬衣物全部用來接濟門客,自己則家無餘財,因此許多官員向皇帝讚譽他的德行,其聲譽隆盛無比。王莽敢做違背世俗的事情而毫無愧色,她曾私下買了一個婢女。有人聽說這件事情,就質問王莽,王莽狡辯說自己得知後將軍朱子元沒有子嗣,這個婢女有宜男相,所以是買來送給他的。

不久之後,叔父王根推薦王莽接替自己,於是王莽繼四位伯父叔父之後成為大司馬,年僅三十八歲。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聲譽,王莽克製自己的欲望,修養不倦,聘請賢良人士充當門客,並將皇帝的賞賜和封國的收入全部用來供養名士,自己則越發儉樸。他的母親生病,官員們前往探望,王莽的妻子出來迎客,穿著極為簡樸,官員們都誤以為是奴婢,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王莽的妻子。

漢哀帝繼位後,他的祖母定陶國傅太後與丁皇後的外戚得勢,王莽隻得卸職隱居於新都封國。閑職期間,王莽閉門不出,安分謹慎。這期間,王莽的二兒子王獲殺死了家奴。為了博得好名聲,王莽嚴厲地責罰王獲,並迫令他自殺,因而得到世人的尊敬。

漢哀帝即位沒多久就去世了,因為沒有子嗣,所以掌管傳國玉璽的太皇太後王政君奪回大權,王莽也再度得勢,重新擔任大司馬一職。新即位的漢平帝是一個九歲的小孩子,完全受大司馬王莽的擺布。王莽用小恩小惠收買人心,拉攏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結交官僚貴族。當他認為準備妥當後,就毒死平帝,立孺子嬰為皇帝,由他輔政,稱“攝皇帝”。即使這樣,王莽還不滿足。公元8年,王莽見時機成熟,逼迫孺子嬰將皇帝大位“禪讓”給他。登上大位後,王莽將國號改為“新”,把長安改為“常安”。

王莽當政後,麵臨著嚴重的社會危機。為了緩和階級矛盾,維持新朝的統治,他打出《周禮》的旗號,宣布實行改製。公元9年,王莽宣布全國土地改稱“王田”,不許買賣。仿照古代井田製,規定一家男夫不滿八口而田過一井(九百畝),多餘的土地分給九族、鄰裏、鄉黨。無田的人,一夫一婦可以受田百畝。同時,他還把私家奴婢改稱“私屬”,也不許買賣。王莽推行的改革,不僅沒有解決社會土地問題,反而把農民禁錮在“王田”裏當牛做馬;不僅沒有解放奴婢,反而把占有奴婢作為製度固定下來。這實質上是複古倒退的改革。

王莽多次實行幣製改革,使用了五物(金、銀、龜、貝、銅)、六名(錢貨、黃金、銀貨、龜、貝貨、布貨),共二十八種貨幣。不僅貨幣名目繁多,而且將早已失去貨幣功能的原始貨幣,如龜殼、貝殼等拿來使用,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混亂,貨幣貶值。而每改革一次,就是王莽集團對人民的一次大搜刮,大量的黃金、白銀流入他們的腰包。王莽死時,僅他身邊就有六十萬斤黃金和無數的珠寶。

王莽還實行“五均六管”,即在全國幾大城市裏設“五均司市師”,負責管理市場,平衡物價,收稅和貸款;實行鹽、酒、鐵器官賣;錢由政府統一鑄造;收山林、池沼和行商、手工業稅。這表麵上好像有益於民眾,實際是王莽集團的又一次變相搜刮。王莽所用的“五均六管”官,都是些大富商,如薛子仲、張長叔等人,都有家資數千數萬。這些人有了特權,便趁機收賤賣貴,投機倒把,大發橫財,加上幣製改革已給商業帶來嚴重創傷,百姓更是一貧如洗。貧苦農民無處謀生,就連上山打獵、放牧,以及捕鳥、捕魚、養家畜、養蠶、紡織,甚至縫補、算卦都要上稅。可見,王莽對人民的搜刮已達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除此之外,王莽還多次改動官名和縣名。這些改革不僅沒能解決社會矛盾,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貧苦農民一旦觸犯了“新法”,就要被貶為奴婢。因犯禁被捕,押解去服勞役的人一次竟達十萬之多。當政期間,王莽還挑起了對東北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戰爭。他大量征發徭役和物資,將搜刮來的民財肆意揮霍,大興土木,修建廟宇,使人民陷入更加悲慘的境地。他還托言古時皇帝納一百二十位女子給神仙,將大批民間女子選入宮中,供其淫樂。

王莽的改製未能消除西漢末年以來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新朝遂告滅亡。

王政君:漢元帝的皇後,漢成帝的母親,中國曆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後之一,身居後位(包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時間長達六十一年。王莽篡漢的時候,王政君憤怒地把玉璽砸在地上,不久憂憤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