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來赴宴的,都是上海軍界、政界的顯要人物,以及新聞、文化界的名流。他們在前幾天的畫展裏,看過齊白石的畫,但是,卻沒有機會親眼看他作畫。今天的機會確是千載難逢,大家都放下手中的碗、筷,走過來,一睹一代丹青大師作畫的風采。
螃蟹圖是齊白石的一絕,隻見他畫出的螃蟹似乎在爬動,人群裏發出陣陣“嘖嘖”的稱讚聲,他們小聲地議論著:
“呀,真是神手,妙筆!”
“簡直是畫活了!”
正當大家讚歎不絕的時候,齊白石又換了一支小號的毛筆,看了一下宣鐵吾躊躇滿誌的神氣,暗暗發笑。提筆在右上方題寫了“橫行到幾時”5個蒼勁有力的字。
接著,又寫了“鐵吾將軍”4個字樣,而後簽字、用印。
圍觀的賓客一看“橫行到幾時”幾個字,頓時麵麵相覷,大驚失色,立即為齊白石暗暗捏了一把汗。
他們有的嚇得臉色灰白,偷偷離去,有的看了宣鐵吾一眼,暗暗發笑,有的朝齊白石投以敬仰的目光。
那位想露一手的主人宣鐵吾好像也悟出了其中的內涵,一瞬間,臉紅得像猴屁股一樣,無地自容。
白石對於這一切似乎毫無覺察、毫不理會,放下筆,向大家一拂手,朗朗地說:“老朽失陪了,就此告辭。”拂袖而去。
在上海這次畫展上,齊白石還見到了神交已久的畫家朱屺瞻。
朱屺瞻是馳名中外的藝術家,此人8歲起臨摹古畫,中年時期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油畫,主攻中國畫,擅山水、花卉,尤精蘭、竹、石。他繼承傳統,融會中西,致力創新,所作筆墨雄勁,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人風格。
多年前,朱屺瞻前去拜訪自己的一位朋友。在朋友的畫室裏,他見到一幅馬圖的右下角有一方朱紅的名章,剛健粗獷,氣滿力雄。好畫名印,深深地吸引著年輕的朱屺瞻。
朋友告訴他,這些畫和印章都是出自湖南畫家齊白石之手。朋友還告訴朱屺瞻,齊白石是集詩、書、畫、印為一體的藝術大師,雖然初到北京城時並不得誌,但其人真正的成就卻是在繪畫大師吳昌碩先生之上。
為此,朱屺瞻早就仰慕齊白石的才華,很想見上一麵。在上海開辦畫展的第五天,齊白石終於和朱屺瞻聚到了一起。這天,上海美專教授兼教務主任汪亞塵代表上海畫界邀請齊白石參加專為他祝賀畫展成功舉辦的宴會。
朱屺瞻先齊白石到達宴會現場,隨後梅蘭芳也來了。朱屺瞻的心情很不平靜,他不時透過明亮的窗子,凝視著門口。忽然,一位老者神采飛揚地拄著拐杖來了,他知道這就是齊白石,馬上迎了出去,雙手緊緊地拉著齊白石的手,久久凝視著。
一旁的梅蘭芳立即迎了上來,為齊白石介紹說:“齊老師,這位就是朱屺瞻先生。”
齊白石感歎地說:“賢弟啊,想不到今天我們在這裏見麵了。”
朱屺瞻興奮地攙扶著老人往裏走:“是啊,我盼了10多年,就望著這一天啦!”
他把齊白石請到上座,熱情地問:“您老人家近來身體可好啊!”
齊白石笑眯眯地回答:“嗯,好啊好啊!”
聽二人高興地聊著,梅蘭芳風雅地說:“你們一老一少,一北一南,十載神交,今日見麵,必將傳為畫壇佳話。我可以為你們編成戲,到時候給你們唱上一段啊!”
齊白石和朱屺瞻哈哈大笑了起來。
宴席是豐盛的。他們暢懷痛飲,從八年抗戰,繪畫藝術,京劇流派,到梅蘭芳拜師,海闊天空,無所不談,盡歡而散。
抗戰勝利後,人民渴望和平,渴望過上安寧幸福的日子。但國民黨政府置人民的利益於不顧,又發動了內戰。
戰爭的陰雲再次籠罩全國各地。國民黨政府為進行內戰,對百姓進行搜刮,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齊白石從南京回來,帶回了一捆一捆的“法幣”,數目十分可觀,可是拿到市場上去買東西時,竟連一袋麵粉都買不到。齊白石非常氣憤,他隻好在門口再次掛出“暫停賣畫”的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