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曆史小回望—總體曆程的簡單梳理(1 / 1)

植物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從前麵的講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從古生代(距今5.7~2.3億年)時期的末期,動物和植物已經開始“分道揚鑣”各自發展。所以植物在古生代出現。

據統計,當今地球上生長著約40多萬種植物。它們不僅在形態結構上不同,並且在營養方式、生殖方式和生活環境上也各有各的特色。現代科學和化石研究表明,現存的這些植物並不是現在才產生的,更不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它們大約經曆了30多億年的漫長曆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植物是細菌和藍藻等原核生物,它們是植物的祖先,時間大約距今35~33億年前。以後又經曆了五個主要發展階段才發展到現在的狀況,下麵將這五個階段作一較詳細的闡述:

1.菌藻植物時代

第一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菌藻植物時代。即從距今35億年前開始到4億年前(誌留紀晚期),近30億年的時間,地球上的植物僅為原始的、低等的菌類和藻類。這又分為兩個小階段,其中從35~15億年間為細菌和藍藻獨霸的時期,常將這一時期稱為細菌—藍藻時代。從15億年前開始才出現了紅藻、綠藻等真核藻類,隻是它們並沒有像細菌和藍藻那樣“霸氣十足”。

2.裸蕨植物時代

第二階段我們稱之為為裸蕨植物時代。從4億年前由一些綠藻演化出原始陸生維管植物,即裸蕨。它們雖無真根,也無葉子,但體內已具維管組織,可以生活在陸地上,比細菌和藻類高級了許多。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早、中期,它們經曆了約3000萬年的向陸地擴展的時間,並開始朝著適應各種陸生環境的方向發展分化,它們成功登陸後地球就開始漸漸披上綠裝。此外,苔蘚植物也是在泥盆紀時出現的,但它們卻始終沒能形成陸生植被的優勢類群,隻是植物界進化中的一個側支。

3.蕨類植物時代

第三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蕨類植物時代。裸蕨植物在泥盆紀末期已經走向絕滅的境地,代之而起的是由它們演化出來的各種蕨類植物。至二疊紀約1.6億年的時間,它們成了當時陸生植被的主角。許多高大喬木狀的蕨類植物很繁盛,如鱗木、蘆木、封印木等。

4.裸子植物時代

第四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裸子植物時代。從二疊紀至白堊紀早期,曆時約1.4億年。許多蕨類植物由於不適應當時地球上大氣、氣候以及地貌環境的變化,大都相繼絕滅,陸生植被的主角則由後起之秀裸子植物所取代。最原始的裸子植物(原裸子植物)也是由裸蕨類演化出來的。中生代為裸子植物的“黃金時期”,故稱中生代為裸子植物時代。

5.被子植物時代

第五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被子植物時代。被子植物是從白堊紀迅速發展起來的植物類群,並“長江後浪推前浪”,取代了裸子植物的優勢地位。直到現在,被子植物仍然是地球上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泛、適應性最強的優勢類群。當然其他各類植物也都在發展變化,種類也不少。

縱觀植物界的發生發展曆程,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植物界是通過遺傳變異、自然選擇(當然人類出現後還有人工選擇)而不斷地發生和發展的,並沿著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分化到有分化、從水生到陸生的規律演化的。新的種類在不斷產生,不適應環境條件變化的種類不斷死亡或絕滅,這條植物演化的長河將永不間斷,永遠不會有“終結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