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植物我為王—被子植物(1 / 2)

1.植物界的至尊

從白堊紀起,裸子植物的優勢地位就被後起之秀被子植物取代了,被子植物是植物進化的頂峰,在植物界擁有“至尊”地位。關於被子植物起源的確切時間,最好用花粉粒和葉化石證明,被子植物出現於1.35億~1.2億年前,到距今8000萬~90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被子植物在地球上擁有了統治地位。

至於被子植物起源的地點,目前普遍認為被子植物起源於赤道帶或靠近赤道帶的某些地區,因為在這些地區的白堊紀地層中發現有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三溝花粉。當然這也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關於被子植物起源的地點問題,依然有待作更深入的研究。

2.被子植物的種類

被子植物是演化階段最後出現的植物種類,它們的種子藏在富含營養的果實中,提供了生命發展很好的環境,受精作用可由風當傳媒,當然大部分是由昆蟲或其他動物傳導,這就使得它們能廣為散布,基於此,被子植物的出現可謂是“獅子滾繡球,好戲在後頭”。目前已知世界上被子植物共1萬多屬,約20多萬種,占植物界的半壁江山。我國有2700多屬,約3萬種。被子植物分為兩個綱,即雙子葉植物綱和單子葉植物綱,其中雙子葉植物綱又稱木蘭綱,單子葉植物綱又稱百合綱。

3.習性與形態

被子植物的習性和形態可謂花樣繁多,且差別很大。被子植物大多數直立生長,但也有纏繞或匍匐生長的;多數含葉綠素,自己製造養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有幾個科的植物還是肉食的,如茅膏菜屬植物就以昆蟲和其他小動物為食;被子植物多數異花傳粉,但也有少數自花傳粉;它們裏麵許多是木本的,但多數為草本,而且草本被子植物比木本具有更進化的特征。

被子植物傳粉時,花粉粒到達柱頭後即萌發並產生花粉管,隨著花粉管的發育,生殖細胞分裂成兩個雄配子,等頂端破裂後,兩個雄配子就“刑滿釋放”啦,其中一個雄配子鑽入卵細胞內,與之受精後產生核子,發育成胚,而另一個雄配子同雌配子體的其他兩個核形成胚乳核,產生胚乳,這就叫雙受精作用,這是被子植物的“獨門秘籍”。

被子植物的器官與其他維管束植物一樣,分為營養器官和繁殖器官;木質部有特化的導管,在韌皮部內篩管末端形成篩管;它們的葉的大小、形狀和結構五花八門,葉序有互生的,也有對生的,還有輪生的;它們的葉表皮具有特化的氣孔;花是高度變異和特化的繁殖枝。

4.被子植物的特征

理清條理後我們具體來說,被子植物有以下六大鮮明特征:

①具有真正的花。典型的被子植物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部分組成,各個部分稱為花部。

②具有雌蕊。雌蕊由心皮所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頭3部分。

③具有雙受精現象。雙受精現象前麵已講過,這對被子植物的巨大進化意義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