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非同尋常的平安夜(1)(1 / 2)

下午我回到家裏時,爸爸已經從菜場買回來一隻宰殺好的光雞,正在自來水龍頭下嘩嘩地衝洗。我向他彙報了見到趙叔叔的事。他很安靜地聽,一邊把雞的嘴巴掰開,往喉管裏灌水,順便衝洗雞肚子裏的血絲,把雞皮上殘存的細毛摘幹淨。經過這一個星期的曆練後,他現在做這些事比以前熟練了很多。

“你媽媽說他是做什麼工作的?”

“律師。”

“啊哈,還不錯。這回算是靠譜。”他把一截白色的雞肚腸子甩到垃圾筒裏。

“可是他有點老。最起碼比你老。”

“那是啊,誰能跟我比呢。”他很得意。

“我不喜歡。”

“你不喜歡管什麼用?結婚的是你媽。”

我手托著下巴趴在廚房台麵上:“你說說,人為什麼一定要結婚?”

“嗯?”他抬眼看我。

“我問你呢,為什麼一定要結婚?”

他關了水龍頭,歪頭想了想:“說不好。可能是需要結伴兒走路吧。”

“兩個人走路不好,你等我,我等你,走得就慢。”這是我跟孫猴兒走路的體會。

他哈哈地笑起來:“可是如果要走長路,走長長的一輩子,一個人會覺得很寂寞。”

“那你怎麼不想結伴兒呢?”我馬上問他。

“我有你。”

他低頭看著我。他在笑,眼睛裏有一種能被稱為“喜歡”的東西。

我心裏一熱,喉嚨就覺得澀住了,像一團棉花球脹開來一樣,是軟軟的,舒服。

可是他接著又說:“以許我以後會需要。到了有的時候……嗯,誰都說不上誰將來會怎麼樣……”他忽然想到一件事:“你媽媽送你的手機呢?”

我把那個手機拿出來給他看。是一部藍色的諾基亞7100,帶滑蓋的,式樣很普通。

“你媽媽希望你常跟她聯係。”他若有所思地盯著手機,做了這個結論。

對付“聖誕烤雞”可費了我們兩個人的大心思。我們家的微波爐注明了帶“燒烤功能”,爸爸就以為能夠烤熟一隻雞,其實根本不行,忽悠人的東西。爸爸照著菜譜上的指示,把光雞浸了蔥薑汁、醬油汁,再抹上一層糖汁,然後塞進微波爐時,發現雞太大,爐膛太小,雞堵在爐膛裏,兩隻腿直挺挺地撐著爐壁,死活要跟爐子較勁兒一樣,烤架根本就旋轉不起來。沒辦法,爸爸隻好又把雞拖出爐門,像手術醫生一樣對整雞進行解剖,先一分為二,再二分為四,然後剁去多餘的頭腳,才勉強歸置到一隻大盤子裏。

關於燒烤時間,我們兩個心裏都沒有準頭。我說可能要半個小時。爸爸說肯定不夠,蛋糕還要烤半個小時呢,烤雞起碼要一個小時。後來我們折衷了一下,先設定四十五分鍾。結果插上電源,才烤了十分鍾,廚房裏已經彌漫出一股焦糊味。爸爸像狗一樣地吸著鼻子說:“怎麼回事?怎麼回事?十分鍾就夠了?”奔過去拔插頭,開爐門,把雞端出來查驗情況。哪兒熟了啊?伸手指捅一捅,雞肉還硬綁綁的呢。

研究下來的原因,還是爐膛太小。爐膛小的話,食物距火源就近,容易烤糊。估計用這爐子烤幾個雞翅還行,烤雞還是太不靠譜。

可是事情進行到這一步,雞皮已經焦黃了,雞肉已經半生不熟了,扔了吧舍不得,不扔吧又吃不了。爸爸靈機一動,幹脆把烤得半拉子的雞放進鍋裏加水煮,煮得快爛時撈出來,重新刷醬汁,刷糖汁,刷燒烤汁,放上烤架,七八分鍾之後熄火。拿出來一看,倒也算油光紅亮的,有那麼點烤雞的可愛勁兒。

“不錯,”爸爸自我表揚,“家用烤箱能烤到這個樣,真不錯。畢竟是自己動手的嘛,有勞動價值在裏麵呢。”

我們用一個最大的塑料飯盒裝了烤雞,外麵再裹上幾層毛巾保溫,又拿了四聽可樂, 一袋超市買來的麵包片,匆匆地往醫院裏趕。爸爸跟鄭菩薩說好六點鍾之前到,可是伺候這隻雞耽誤了事,手機顯示的時間已經是六點十分了。

天很冷。白日很短。六點多鍾天已經黑得透透的。我們青陽雖然是小城市,這兩年也發展得很繁榮,時尚方麵比大城市一點都不差。街道兩邊華燈初上,是聖誕平安夜的燈,五顏六色的,透著洋節日的洋味兒。商店櫥窗裏閃著用霓虹燈管拚成的聖誕老人和北極鹿的輪廓,雪鬆和星星的輪廓,怎麼看都像是走在童話世界裏。麥當勞和肯德雞的店門外擁擠著造型誇張的嘻嘻哈哈的年輕人,有的穿著跟電視上韓國明星一式一樣的衣服,有的把頭發染成紅一片綠一片的雞冠花的模樣,還有個女孩子化了“煙熏妝”,眼睛烏烏的一大片黑,搞得像是剛從大煙囪裏拖出來的一樣,很嚇人。因為人多,店裏的座位少,前麵一部分人已經進去了,後麵的人還在很有耐心地排著隊,好像聖誕這樣的節日隻能在快餐店裏度過才合適。青陽的冬天,霧氣總是下來得很早,馬路上濕漉漉的,被燈光一照,黑得像潑了油。酒店和飯館的門口,冒出一股一股的白汽,看一眼心裏就暖和。街邊還有不少小孩子在放鞭炮,放煙花,這裏“嘭”地一聲響,那裏“咚”地竄出一股光,硝煙彌漫開來,夜色中能看見淡淡的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