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燃燒的秘密(1)(3 / 3)

地火一旦形成,要撲滅它可以說困難重重。煤礦區一般水源很少,用水滅火根本不現實,而且狹窄的礦洞也不利於采取這種方式滅火。目前最通用的方法,是盡最大可能地隔絕煤層與空氣的接觸。因為煤層燃燒需要氧氣,隻有氧氣耗盡,火才會熄滅。在森特羅利亞鎮的撲火過程中,消防人員用黏土密封洞口和用泥漿灌入洞穴,其目的就是阻止氧氣和煤層的接觸。

不過,由於地下洞穴眾多,要封堵洞口困難很大,這就是地火難以撲滅的原因。

飛來山冒煙之謎

在中國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有一座2008年大地震中“飛”來的小山,幾年來,這座小山一直不間斷地往外冒煙。

嫋嫋煙霧在寂靜的山間繚繞不息,令當地人十分恐慌。

這座小山從哪裏來的?它為何一直冒煙不息?小山底下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呢?讓我們一起到北川去弄個明白吧!

飛來的不速之客

北川縣位於四川盆地的西部邊緣,這裏是青藏高原東沿與四川盆地的交接處。境內山巒叢生,河流潺潺,由於降水豐沛,植被生長茂盛,一座座大山看上去鬱鬱蔥蔥,景色十分秀麗。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裏氏8級大地震。北川羌族自治縣在地震中遭受了慘重災難,成了“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極重災縣,而該縣的陳家壩鄉,更是成了“災中之災”

的重災區。地震使得陳家壩鄉完全改變了模樣,特別是在一個叫龍坪村的地方,地震之後,幸存下來的人們驚訝地發現,往日空蕩蕩的小溪岸邊,突然多了一座小山。

這座小山從哪“飛”來?人們在小溪兩岸順藤摸瓜,展開地毯式搜索,終於發現了小山的“娘家”。原來,這座小山原本位於小溪的東南麵,但在地震的強大力量抬升下,它騰雲駕霧般地從東南麵“飛越”小溪,直接“飛”到了小溪的北麵。這位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不但將北麵原有的小山包完全掩埋,而且巨大的山體還將溪溝掩埋了500多米。

這座小山讓人們感覺十分神奇,但更神奇的是:自從它在這裏“安家落戶”後,山體就一直持續不斷地往外冒煙。

來到小山前一看,隻見冒煙的地方麵積很小,寬3~4米,長度有70~80米。小山冒出的煙,有一股濃濃的嗆人味道,聞起來讓人感覺十分難受。除了氣味嗆人,冒煙的地方溫度還十分高。站在10米之外,人就會感到一陣陣的熱浪撲麵而來,就像麵前正燒著一爐熊熊大火,使人不敢接近。人們把雞蛋放在冒煙的地方,很快,雞蛋就可以剝殼吃了。曾經有一個專家拿了一支溫度計,想測試一下冒煙處的溫度有多高,結果他那支能測200℃的溫度計很快便砰的一聲爆炸了。那個地方的溫度究竟有多高,至今無人知曉。

小山冒煙的猜測

小山冒煙,在當地引起了極大恐慌。有人說煙的味道像硫黃燃燒,也有人說像蜂窩煤燃燒不充分發出的味道。總之,大家都不願意接近山體,即使要到山那邊辦事,也寧願多繞幾裏路。更可怕的是,小山一個月後冒出的煙明顯改變了顏色:原來一直冒出的煙是白色的,但後來白煙變成了青煙。縷縷青煙在寂靜的山間冉冉升空,使得村民們更加恐慌。

那段時間,有村民覺得是不是火山要噴發了,因此感覺十分恐怖。

火山,是常常與地震相伴而生的“惡魔”,它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火山一旦噴發,像鐵水一般的火紅岩漿就會噴湧而出,給周圍的生命帶來巨大災難。陳家壩飛來山持續不斷的冒煙現象,使人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火山這種可怕的災難。不過,根據專家的現場考察,火山一說很快便被否定了。因為冒煙現象與火山噴發之間風馬牛不相及,而且,川西一帶的山區,從未出現過火山噴發的現象。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當時有個專家來考察後,認為冒煙現象很可能是因為飛來山的山底下有可燃物在燃燒。這個專家的依據是:川西一帶的地底下,蘊藏著較豐富的煤炭和天然氣資源,特別是龍坪村一帶就有大量的黑色土壤,因此地下有煤層的可能性極大。不過,這個專家的分析也有些站不住腳。因為北川降雨豐沛,地底十分潮濕,煤炭的燃點相對較高,發生自燃的可能性很小。於是,另一個專家提出是天然氣在燃燒。

因為天然氣的燃燒不受降雨和地底濕度的影響,燃點也較低。

他認為,是地震使得大山的地質結構發生了改變,從而使地底下出現了裂縫,於是一些淺層天然氣便從這些裂縫中鑽了出來,發生了燃燒現象。

不過,天然氣燃燒一般不會產生難聞的味道,很顯然,這一說法也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