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洞前小妖忙進去報告,不一會牛魔王出來。行者上前見禮說:“兄長還認得小弟麼?”牛魔王說:“你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麼?”行者說:“正是。多時不見大哥,久違了。”牛魔王說:“聽說你保唐僧往西天取經,到此幹什麼?”行者便將火焰山阻路,借芭蕉扇不成之事說了一遍。牛魔王聽了怒道:“以前你打我孩兒,我未曾找你算賬,今日你又來欺我妻子,還要借什麼芭蕉扇,先吃我一棍!”大聖也正有些手癢,舉棒來迎。
大聖與那牛王鬥了一百多回合,不分勝敗。正在難分難解之際,忽聽山上有人叫說:“牛爺爺,我大王叫我來請你赴席,望你速來。”牛魔王聽了,支住行者金箍棒,叫道:“猢猻,先停手吧,等我去一個朋友家赴會,回來再和你鬥。”說著就進洞去了。一會兒牛魔王穿戴整齊,跨上避水金睛獸,直向西北而去。
大聖在高峰上看見,化陣清風跟著牛魔王而行。到了一座山中,牛魔王突然鑽進一個水潭之中。大聖也跟著鑽進去。隻見牛魔王和幾個蛟精在一起吃酒,金睛獸拴在牌樓下。行者暗想:“這牛魔王在此貪杯,哪裏等得到他散席?不如偷了他的金睛獸,變作牛魔王,去哄那羅刹,騙她扇子……”
大聖隨即變作牛魔王,跨上金睛獸出了水府,縱起雲,不多時已到翠雲山芭蕉洞口。女童見是自家爺爺回來,忙迎進洞中。女羅刹見丈夫回來,欣喜萬分,叫聲:“大王,你可回來了。我性命險些被那猢猻害了。”便哭哭啼啼、一五一十的把行者來借扇、被他使計謀鑽入肚中、強逼借扇之事說與“牛魔王”聽。“牛魔王”假裝憤怒地說:“這等欺我愛妻,必捉住他碎屍萬段。隻是扇子已被他借走,如何是好?”羅刹轉啼為喜說:“借給他的那扇子是假的。真扇在我這裏。”說著從口中吐出杏仁兒大小一個扇子。“牛魔王”說:“這扇這般小,如何扇得滅那火焰山?”女羅刹說:“大王,想是你讓那玉麵公主弄傷了神思,怎麼連自家的寶貝也不會使了?隻念一聲‘噓嗬吸嘻吹呼’,即長一丈二尺長,火焰山一扇就滅了。”
大聖聽後,把扇兒含在口裏,把臉一抹現了本相,厲聲高叫:“女羅刹!你看看我可是你的親老公!”那女子一見是孫行者,羞得躲進洞後去了。行者拿著芭蕉扇走了。
再說牛魔王散席出來,不見了自己的金睛獸,猜到是孫行者跟蹤來偷了去。他想起孫行者要借芭蕉扇之事,連忙趕到芭蕉洞。女羅刹說芭蕉扇已被騙走了。牛魔王聽了,急忙去趕行者。不多時,隻見行者扛著那把芭蕉扇歡喜而行。牛魔王心想:“不可硬搶,那扇子可不認人,扇著就去八萬四千裏。隻可智取。”好個精牛王,早有了主意,搖身一變,變成豬八戒的模樣,追上前去。
古人說:得勝的貓兒歡似虎。那行者得了芭蕉扇,行了一程,想展開扇子來看看。便念了口訣,那扇兒果然一下子就有了一丈二尺長,因行者沒有變小的口訣,卻再不能把它變小,隻好扛著走。那假八戒趕上來說:“哥哥,師父叫我來看你,你卻把扇子借來了,待我幫你扛一程罷。”行者也不懷疑他,就把扇子交給假八戒。牛魔王得了扇子,隨即現了本相。行者一看上當,和牛魔王大戰起來。
唐僧見行者久去不回,讓八戒看去。正撞上行者和牛魔王在那兒大戰,八戒揮鈀來助。沒戰多久,行者、八戒這邊有土地神帶陰兵來助,牛魔王這邊有玉麵公主來助。八戒奮命廝打,一鈀築死玉麵公主,原是一隻花狐狸。牛魔王招架不住,變成天鵝望空飛去。大聖收起金箍棒,搖身變作一隻海東青,去啄天鵝。牛魔王又變成一隻黃鷹,反過來啄海東青。行者又變作烏鳳,專趕黃鷹。牛魔王又立刻變成一隻香獐,行者變成一隻餓虎來撲。牛魔王急了,變成一隻大熊,行者則變成大象,用鼻子來卷大熊。
牛魔王現出原身,卻是一隻大白牛,身高千丈,說:“潑猴,看你能拿我怎麼辦?”行者也現了身,叫聲“長”,身高萬丈,舉棒來打巨牛。牛王硬著頭,用角來觸。這一場廝殺已驚動上天,各路天神下來圍住牛魔王。牛魔王正要逃走,哪吒三太子變成三頭六臂,飛身騎在牛背上,揮起斬妖劍,砍下牛頭。誰知那牛王脖子裏又長出一個,再一砍,又長出十多個。哪吒取出火輪掛在牛角上,吹起真火,把牛王燒得狂叫,忙求饒:“莫傷我命,情願歸順。”哪吒說:“既珍惜性命,快拿扇子來!”牛魔王說:“扇子在我妻子那兒。”哪吒將繩子穿住牛鼻,牽著去鐵扇公主那裏要扇子。鐵扇公主忙捧了芭蕉扇出來,跪下說:“望饒我夫妻性命,願將此扇獻給孫叔叔滅火去吧。”
孫行者得了扇子,去那火焰山盡力一扇,又想:火焰即來,恐它再發。又扇了四十九扇,斷了火種,永不再發。行者還了扇子,謝過天神,和八戒、沙僧保護唐僧過了火焰山,繼續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