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逃脫了無底洞強逼成親的苦難,隨行者上路西行。時值四五月間,梅雨絲絲,天氣炎熱。正行著,忽見路旁柳陰下走出一個老母,牽著一個小孩,對唐僧叫著說:“和尚,不要走了,快撥轉馬頭回去,西去都是死路一條。”嚇得唐僧跳下馬來問說:“老菩薩,古人雲:‘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怎麼西進便是死路?”老母說:“西去五六裏,便是滅法國。那國王前世裏結下冤仇,今世許下一個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兩年間已殺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正在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你們去城中,就是自投羅網。”三藏聽了,心中害怕,戰戰兢兢地說:“請問老菩薩,可有不進城的路兒繞過去?”那老母說:“轉不過去,轉不過去。”唐僧說:“悟空,我們怎能過得城去?”行者說:“師父放心!龍潭虎穴我們都已過了,為何怕他一國凡人?隻管走吧。”
唐僧四人向城中行來,見到一個店,上麵寫著“安歇往來商賈”,就知道是開飯店的。行者進去一看,隻見八九個客人,吃了飯都寬衣睡覺。行者心裏頓時有了過城的主意。行者就想了個法兒進店裏偷了幾件衣服,回來見唐僧。唐僧問:“悟空,可以通過滅法國麼?”行者上前放下衣服,說:“師父,要過滅法國,和尚就做不成了。”唐僧說:“不要拐彎抹角,快直說了吧。”行者說:“師父,這城我已看了,國王雖然無道而殺僧,倒也是個真命天子。我們且扮作俗人,進城去借宿,到四更天就起來,吃了齋就上路。”唐僧看看無奈,隻好脫了僧服僧帽,穿了俗人的衣服,戴了頭巾。八戒、沙僧也換了。行者自己也換了一套,然後說:“我們這番打扮就不宜再稱什麼‘師父徒弟’了。”八戒說:“那怎麼稱呼?”行者說:“都要做弟兄稱呼:師父叫唐大官兒,你叫朱三官兒,沙僧叫沙四官兒,我叫孫二官兒。到了店中,他問做什麼買賣,隻說是販馬的客人,說我們是弟兄四個。”
唐僧三人由行者領著去別家飯店投宿。行者問明白了店主叫做趙寡婦。那趙寡婦問:“列位客官,哪裏來的?做甚麼買賣?”行者說:“我們是北方來的,專做馬匹買賣。”那婦人見八戒牽著一匹馬,就信了。又問:“幾位販馬客官該如何稱呼?”行者說:“這一位是唐大官,這一位是朱三官,這一位是沙四官,我是孫二官。”婦人笑著說:“不是同姓的。”行者說:“我們四個是異姓結拜的兄弟。”婦人說:“我這裏是上、中、下三等房。不知客官要住哪一等房?”婦人將三等房一一說來,行者說:“把那上等的安排一下。”趙寡婦十分高興。四人用了飯,三藏說:“必須找個穩當的地方睡,倘若被他們認出是和尚來,那就不好了。”寡婦又來問:“孫官人有什麼吩咐?”行者說:“我這些兄弟有些兒疾病,可有不透風又黑的地方麼?”寡婦說:“我這兒有一個大櫃,不透風又不透亮,到櫃裏睡如何?”行者說:“好!好!好!”行者四人晚間便睡在大櫃子裏。
夜裏有一夥強盜到趙寡婦店中來打劫,嚇得她娘兒們不敢作聲,隻任那夥強盜在店中亂翻。強盜見一個大櫃立在天井裏,打又打不開,便認為是財帛鎖在裏麵。賊人說:“我們偷了馬,抬了大櫃出城,打開分用,豈不是更好?”說完就找來繩杠,抬了就走。八戒正要嚷,被行者止住。
賊人得了手,就往城東而來,殺了守門軍士,打開城門出去。賊人當時就驚動了三街六市,有人去報知了巡城總兵。巡城總兵隨即點起人馬出城趕賊。那賊人見官軍勢大,不敢抵擋,放下大櫃,丟了白馬,落荒而逃。官軍不曾拿住半個強盜,隻是奪下大櫃,捉住馬,得勝而回。
唐僧在櫃裏埋怨行者說:“你這個猴頭,害死我了!明日開櫃,豈不是讓那國王開刀殺了,湊那一萬之數?”行者說:“師父隻管放心睡覺,明日老孫自有辦法,管你毫發不傷。”
捱到三更時分,行者用鐵棒變作個小鑽兒,把大櫃鑽了一個小眼,變成個螞蟻爬了出去。行者來到皇宮中,拔一根毫毛變作瞌睡蟲,都爬到各衙門大小官員宅內,教他們一個個都死死睡著。行者又使個大分身法,變作千百個行者,又把金箍棒晃一晃,變成千百口剃頭刀。一個行者一把剃頭刀,都去皇宮內院、五府六部各衙門裏把每個人的頭都剃了。行者收了身,把毫毛也收了,回到櫃裏睡覺去了。
皇宮內院,宮娥彩女,連那太監,早上起來一個個都沒了頭發,驚恐不已。那三宮皇後和國王都發覺沒了頭發,嚇得魂飛魄散。此時嬪妃、太監等都光著頭,到殿前來跪下說:“陛下,我們都成了和尚、尼姑了!”國王見了,眼中流淚說:“想是寡人殺害和尚太多……”即傳令吩咐:“此事不許傳揚出去,否則誅滅九族。”
當日國王早朝,文武百官啟奏落發之事,請求赦罪。國王說:“寡人赦你們無罪。從此以後再不許殺害和尚了。”忽有巡城總兵來報:“臣昨夜巡城拿得賊贓,大櫃一個,白馬一匹,請陛下定奪。”國王大喜說:“取上來。”不多時,大櫃就抬到了大殿上。三藏在櫃裏嚇得魂不附體說:“徒弟,這下到國王麵前,該怎麼說?”行者笑說:“莫嚷。我已準備好了。開櫃時,他就拜我們為師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