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青龍山斬除犀牛精(2 / 3)

國王命人打開,剛揭了蓋,豬八戒就忍不住跳了出來,嚇得眾官口不能言。接著行者攙著唐僧出來,沙和尚搬出行李。國王見是四個和尚,忙下了龍床,同群臣拜問說:“長老從哪裏來呀?”三藏說:“我們是東土大唐差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取經的和尚。”國王說:“師父遠道而來,為什麼在這櫃中安歇?”三藏把害怕國王殺頭一事說了,國王說:“師父是天朝上國高僧,朕不曾迎接,還望見諒。朕殺和尚,是因為他們誹謗朕。如今君臣後妃,都已落發,望老師父收為弟子。”八戒笑著說:“既要拜為門徒,可有見麵禮?”國王說:“師父若答應,願將國中財寶獻上。”行者說:“不用說財寶,我們是有道的和尚。你隻把關文換了,送我們出城,保你基業永固。”國王聽了,即命光祿寺大排筵席款待唐僧師徒。君臣同拜唐僧為師,敬仰佛門。又給他換了關文,求三藏改換國號。行者說:“陛下,‘滅法國’之名不好聽,不如改作‘欽法國’罷。”國王謝了恩,親自送唐僧四人出城西去。

長老辭別了欽法國國王,在馬上問:“悟空,你這個辦法很妙,立了大功。”沙僧說:“師兄,你從哪裏尋來這麼多整容師,連夜剃了這許多頭?”行者把經過說了一遍,師徒們都笑得合不攏嘴。

正在高興,忽見一座高山擋住去路,唐僧看那山峰挺立,遠遠的有些凶氣,神思不安。行者說:“師父,像你這般害怕,如何到得了靈山,拜得了佛?”三藏說:“悟空,多心經還有四句頌子,你可記得?”行者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三藏說:“徒弟,若依此四句,千萬經書,也隻是修心。”行者說:“拜佛隻要一片心誠,雷音就在眼下。像你這般恐懼,神思不安,離大道遠了,離雷音也遠了。”長老說:“悟空,說實在的,你竟比為師覺悟多了。”行者說:“師父誇獎!師父誇獎!”

唐僧叫行者前去探路。行者去了不多一會回來,說是有幾個小妖怪想吃人,被他三兩棒打得稀爛,山腰有路可過去。四個走了半日過了此山。又向西行了五六百裏,見前麵有座城池,打聽到是金平府。進了城,投宿在“慈雲寺”裏。時值十五元宵佳節,吃罷齋飯,唐僧等都出來看燈。那燈各色各樣,玲瓏剔透。又有許多人裝鬼跳舞,騎象穿街,看也看不盡。正看得熱鬧,隻聽得呼呼風聲,嚇得看燈的人四散而去。眾和尚說:“老師父,回去罷。風來了,是佛爺到此看燈來了。”唐僧說:“怎見得是佛來看燈?”眾僧說:“年年如此。不上三更,就有風來。眾人知道是諸佛降臨,所以人人都回避。”唐僧說:“我弟子原是思佛念佛的人,既是諸佛降臨,就此拜拜,豈不是更好?”眾僧請了多次都不肯回去。不一會兒,風中果然出現三位佛身,靠近燈來了。慌得那唐僧跑上橋頂,倒身下拜。行者急忙拉起師父說:“不好,那是妖邪來了!”還沒說完,見燈光昏暗,呼的一聲,妖怪把唐僧抱起,駕風而去。嚇得八戒、沙僧叫喚不迭。行者說:“真是樂極生悲,師父已被妖怪攝去了。”吩咐說:“八戒、沙僧回去看守行李、馬匹,老孫去追那妖怪。”

大聖縱起跟鬥雲,聞著那血腥之氣,往東北追趕。趕到天亮,風聲突然止住,隻見一座大山。行者正在尋找路徑,見四值功曹化成凡人趕著三隻羊過來,忙將他們三個喝住。四值功曹說:“大聖恕罪,我們正用這三隻羊,以應開泰之言,叫做‘三陽開泰’,以解你師父之難。”行者本要打他們三個,見他們有此好意,就免了,問說:“這座山,可有妖精?”功曹說:“正是,此山名叫青龍山,山中有一洞名叫玄英洞。洞中三個妖精:大的叫辟寒大王,第二個叫辟暑大王,第三個叫辟塵大王。這妖精在此已有千年了。他們年年正月半時到這裏收油,今年見你師父,知道他是個聖僧之身,把你師父攝去,就要割你師父之肉煎了吃,你快去救他吧。”

行者轉過山崖來找洞府。崖下有座石屋,兩扇石門半開著,旁邊的石上寫著:“青龍山玄英洞”。行者不敢隨便進去,就喝聲:“妖怪,快送我師父出來!”從洞門中跑出一隻牛頭精,呆呆的問行者是誰。行者報了名號,牛頭精忙進去報告老妖:“大王!禍事來了!”三個老妖正商議如何把唐僧宰了吃,聽見小妖報告,非常驚慌,忙把唐僧帶到跟前來問:“你是哪裏來的和尚?為什麼事到此?可有什麼徒弟?”唐僧嚇得忙叫饒命,說:“貧僧是東土大唐前往天竺國拜佛取經的和尚。我是唐三藏,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孫悟空,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二徒弟豬悟能,乃天蓬元帥轉世;三徒弟沙悟淨,乃卷簾大將下凡。”三個妖王聽說,個個心驚說:“幸好不曾吃他。小的們,把唐僧鎖在後麵。待拿了他三個徒弟一齊湊著吃!”就點起一群山牛精、水牛精、黃牛精,各持兵器,出來戰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