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管理不當是許多國家衛生服務中所存在的重大問題,衛生部門不能較好地與社會經濟部門協調,在對同一人群實施服務時,不能通力使用,缺乏科學的管理方法,是一些國家衛生資源使用效果不佳的原因。
衛生資源分布不均是世界各國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國家與國家之間差別很大,發達國家醫生數遠遠多於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
衛生服務的普及問題也是世界醫療衛生服務中所麵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在發展中國家近2/3的人得不到長期的衛生保健,在不發達國家,絕大多數人得不到最起碼的衛生服務。因此,在全世界開展初級衛生保健運動,是改善世界衛生狀況的根本措施。
總之,近30年來,世界衛生狀況有明顯的改變,但發展很不平衡,不發達國家同發達國家差別很大。
五、人群健康狀況
近30年來,世界居民健康水平有明顯改善,主要表現在出生率、死亡率、嬰兒死亡率下降,平均期望壽命延長。
但是,各地區及國家居民健康狀況仍然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非洲及南亞地區平均壽命僅50歲左右,不發達國家的嬰兒死亡率高達200%,1~5歲兒童死亡率達100%。
健康狀況的差別反映在疾病譜和死因結構上,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仍是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發達國家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癌症和意外傷害,分別占全部死亡的1/2,1/5,1/10。慢性病隨著人口老齡化而增多。精神病、酒精及毒品濫用等社會性疾病也不斷上升,吸煙造成的肺癌和其他慢性疾病,過度飲食造成的肥胖等常見。心腦血管病、癌症、意外傷害等問題在發展中國家隨著人口老齡化也在增加。
總之,從居民的疾病譜和死亡結構來看,在發達國家已完成了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任務,但在發展中國家還處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衛生革命的交界線上。在最不發達的國家第一次衛生革命的任務還遠未完成。
六、世界人口社會生活條件
營養不良是一個世界性的社會衛生問題,包括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度兩個方麵。全世界近10億人得不到足夠的糧食,人均日熱量供應8368千焦,而高收入國家的11億人口及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人平均每天每人供應熱量達14225.6千焦,遠遠超出生活需要,甚至肥胖病患者普遍。
安全用水普及率在發達國家為100%,而發展中國家隻有41%,不發達國家31%。
在環境衛生方麵,發展中國家,工業生產正不斷發展,但基本環境衛生設施不足,環境公害日益突出。在發達國家雖然有些先進的環境衛生設施,但工業汙染很嚴重,交通擁擠,噪音、空氣和水質下降是許多大城市存在的嚴重社會衛生問題。
總之,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及化學物質核能的利用,環境汙染(包括空氣、水源、土壤及食物)日益嚴重,人類生活環境正在進一步的惡化。
第三節 全球性衛生措施;
以上簡要分析了世界衛生狀況,可以看出當前世界衛生保障所麵臨的兩個主要問題就是“不平等”與“合作”。“不平等”是指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居民健康狀況差別大,衛生資源差別大,衛生服務的分布與發展不平衡。“合作”是指影響健康和疾病因素的廣泛性和重複性,衛生服務需要多部門及整個社會的密切合作。在醫療衛生保健活動中,各個國家和地區所遇到的問題不完全相同,但解決的方法有一定的共性,以致形成一定的世界性趨勢,探討這種共性和趨勢,尋找有效的衛生措施,不僅有利於世界衛生保健的發展,對各個國家衛生服務的計劃與實施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些問題,如營養不良,衛生服務的普及,衛生資源的提供,某些疾病的控製等,隻有采取全球性措施,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否則,世界健康狀況難以改善,衛生服務“不平等”的現象將越來越嚴重,這對提高整個人類的健康水平是極為不利的。
一、衛生保健係統的發展與建議
衛生保健係統包括管理及服務兩個子係統。管理係統主要是應用各種管理技術,收集衛生服務的情報信息,進行計劃決策、衛生資源的分配和控製等。服務係統包括衛生保健業務機構的建設及衛生保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健全的衛生保健係統是醫療衛生服務得以有效進行的根本保證。
(一)衛生服務係統的建設
在國家衛生保健服務係統方麵,現在的主要發展傾向於公共資助,建立既有嚴密的中央計劃性,又有一定地區性綜合服務係統,減少衛生服務分散性和複雜性,進行廣泛的衛生服務。
1.整體性:近年來,衛生服務機構變革的速度加快了,隨之而來的是服務機構規模的擴大,這是由於獨立的衛生服務單位合並成國家衛生保健係統中較大的實體的結果,也就是由於國家廣泛參與衛生保健所致。建立整體性的衛生服務係統的必要性在於有利於衛生經費的籌集及合理使用;有利於衛生服務的開展。整體性衛生服務是各個部分合作開展衛生服務的保證。
2.綜合性:關於綜合性衛生服務的優越性現已得到肯定。值得指出的是,在經濟水平較高的國家,由於主要健康問題是慢性病,應強調醫院服務與社區服務結合起來。在發展中國家,傳染病仍很常見,應注意治療服務與預防服務的結合。
3.地區性:地區性衛生保健的發展是多年來衛生計劃人員所渴求的事情。就是在一定地區內為居民提供綜合性衛生服務,地區性衛生服務的優點在於更好地滿足人們對衛生服務的需要,保證衛生服務的合理使用。但是,實踐證明,建立完善的地區性衛生服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因為衛生服務的組織相當困難,解決這個問題,行政部門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時各部門衛生服務的參加者應進行共同訓練,使之認識、步調一致。在這方麵,英國積累了較好的經驗。
(二)衛生管理係統的建設
要使衛生服務有效地開展,健全的管理係統是必不可少的。現代管理技術的運用及情報信息的流通是科學管理的基礎。
1.集中性與分散性
衛生服務管理機構的發展當前受到集中和分散兩種對立勢力的影響。一方麵由於政府對發展和資助國家衛生保健體係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由中央掌握製訂政策、計劃、立法、資源分配等事務;另一方麵,逐步實現衛生服務的地區化就意味著行政管理的分散性,以便使衛生資源的分配更加適合地方需要,避免官僚主義。這些趨勢現存在於發展中國家,也見於發達國家。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關鍵在於中央與地方的協調、平衡,中央計劃應有利於地方衛生服務的發展。
2.管理技術與對策
現代管理技術在衛生領域內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運籌學、係統分析、計劃與評價等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衛生管理活動中。不同的國家對管理技術的要求及采取的對策是不相同。在那些業已具有廣泛和綜合的衛生服務係統的國家,所需要的是真正做到全麵的綜合服務,在那些衛生係統僅有很少資源的地區,所需要的是為爭取更多的資源提出充分和合理的正當理由,即爭取個人、國家甚至世界性的援助,將所得到的資源用於十分緊迫的項目,並且妥善管理,使之獲得最好效果
3.情報係統
在衛生部門,要求衛生業務統計係統提供充足的情報,供衛生管理部門計劃、決策、評價。因此,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應有健全的衛生係計係統,衛生管理人員應該與衛生統計人員建立密切的聯係,以便及時了解衛生工作的動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衛生統計係統不盡人意,統計表格非常粗略,提供的信息缺乏係統性及完整性。建立完善衛生信息係統是世界各國衛生保健係統在建設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健全衛生統計係統,首先要有一批精通醫學情報及統計專業的人員,還要有精幹健全的統計機構及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製度。
二、衛生費用的控製
衛生費用是衛生資源的主要部分,衛生經費的合理使用是通過合理運用醫療衛生設施及技術,充分發揮衛生人力的作用等途徑實現的,如何控製衛生費用的快速增加已成為許多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尖銳問題,當前各國所采取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