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通常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範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一般包括空間、人口、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公共服務設施和服務中心等幾個構成要素,特別是共同的利益關係和共同的文化成為當前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現代新興社區的主要構成要素是某種特殊利益關係,諸如經濟適用住房居住社區、廉價租賃住房居住社區;或者某種特殊文化,諸如北京的胡同文化社區、藝術村社區。這種表述不僅適用於國內社區,也適用於國外社區。例如在社區相對發達的美國,一個標準的社區至少應該具備3個要素:一是居民生活在同一區域;二是居民具備很強的社會聯係;三是居民通過某些共同點(如組織、文化等)形成相互認同。
例如在美國,由於經曆金融危機,底特律市明顯蕭條時,依托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的安娜堡(Ann-Arbor)相對繁榮,並因此成為一個比較穩定的社區。但對社區更準確的表述是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早在1933年就曾提出的“生活在一個地區的一群人的社會關係”,以及在一個地方共同生活的人,甚至是在一定空間共同生活的人,例如網絡上的“天涯社區”,即我們認為,社區是指在一定空間內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及相互之間發生的關係。社區區別於一般人群的特點是,人們在一定空間內共同生活,並因此發生各種關係,特別是生產關係,形成共同的利益關係和共同的文化。
作為在一定空間內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及相互之間發生的關係,社區一般具有“生產—消費—流通”等經濟功能、社會化功能或教育功能、社會參與功能、社會控製功能、心理支持功能或情感滿足功能、社會福利功能或社會救助功能;,使作為個體的社區居民能夠通過參與社區生活獲得成長和發展,成為社區合格成員,並享有作為社區成員應該享有的權利,同時承擔相應的義務;同樣,個體的社區居民也可以通過退出社區而不再享有社區權利,不再承擔相應義務。當然,雖然可以把家庭、民族、社會和國家理解為社區,但不能簡單把家庭、民族、社會和國家直接等同於社區。
雖然不同的學者對於社區的分類有不同的觀點,例如按照縱向發展過程分類,社區有傳統社區、發展中社區和現代社區。其中傳統社區是以傳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為主的社區;發展中社區是既保留傳統社區的一些特點,又吸收了現代社區的元素的社區;現代社區是城鄉融為一體,居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相對現代化的社區。按照橫向空間分類,社區包括自然社區、法定社區與專能社區。其中自然社區是人類在生產或生活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居住社區,法定社區是以法律法規形式規定的地方行政社區,專能社區是人們從事專門活動形成的產業優勢聚集社區,例如北京中關村科技文化社區。按照功能分類,社區包括經濟社區、政治社區、文化社區、軍事社區與特殊社區等。按照社區建設實踐特征分類,社區包括學習型社區、服務型社區、環境型社區、安全型社區與文化型社區,等等。
但基於我國城鄉社區建設的實際,特別是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與政策關於城鄉社區的規定,我國建設中的社區主要是指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民政部關於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的通知》的規定,城市社區一般是指經過社區體製改革後做了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會轄區。依此類推,可以把農村社區理解為規模調整後的村民委員會轄區。雖然根據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在全國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節約資源主題實踐和宣傳活動的通知》和《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的規定,以及相關專家學者的觀點,在我國還存在著虛擬社區或者網絡社區的提法,但由於虛擬社區和網絡社區的特殊性,本書界定的社區暫不包括虛擬社區和網絡社區在本人參與的北京市委統戰部委托北京市社科聯招標的“統一戰線服務社會建設專題研究”中的“統一戰線服務社會管理——以北京市為例”課題研究報告中,已經對虛擬社區和網絡社區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隨著研究的深入,有關虛擬社區和網絡社區的實踐和理論必將成為我們需要麵對的課題。也有學者認為,在農村社區和城市社區之外,還存在集鎮社區(或城鎮社區),但根據城市社區一般是指經過社區體製改革後做了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會轄區,以及農村社區可以理解為規模調整後的村民委員會轄區的規定,集鎮社區(或城鎮社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歸入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因此本書也不將其單獨分類。綜上,本書所提到的我國社區主要是指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
在我國實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鄉社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都需要良好的社區發展來提供保障。社區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單元,是社會發展、社會和諧、社會穩定的根基,日益成為人們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場所,成為各種社會組織和社會群體的落腳地和集聚地,成為各種利益關係和社會矛盾乃至衝突的交彙處和爭奪處,成為黨和政府執政的落腳點和支撐點,以及黨和政府社會服務、社會管理職能的延伸範圍泰州市海陵區黨政辦選好人,用好人,激勵人,切實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例如,我國要積極推進公共服務覆蓋到社區,依托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專業服務機構,開展麵向全體社區居民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服務、醫療衛生等服務項目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強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同時,由於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改進和加強傳統社區工作,特別是通過改進和完善社區服務滿足不同社區居民的個性需求,逐漸成為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客觀要求南京市玄武區政協政法街道組關於社區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研究與思考,故必須有高素質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做支撐,因此社區開始成為我國社會工作人才發揮專業作用,滿足人們需求的重要平台。從社會工作的角度理解社區,社區首先是指社區居民的一個工作地點和生活環境,社會工作者做好社區服務工作,滿足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對於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擴大居民就業,化解社區矛盾,促進和諧社區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做好社區服務工作,更好地滿足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在現階段的中國,社會工作者應該依托現有的“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工作站),了解社區居民和服務對象,發現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及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多元化服務。
社區其次是社區居民互相關懷和互相照顧的一個網絡。社區居民希望通過自己參與社區生活關懷和照顧他人,同時獲得他人的關懷和照顧。與其他組織和個人的一般關懷和簡單照顧相比,社會工作者通過自己的專業理念和專業工作不但能夠解決社區居民個人問題,也能夠解決社區和社區居民的共同問題,更能夠促進居民個人和社區的共同發展,從而增強社區居民的集體感和社區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再次,在當前,社區還是影響社會政策,特別是社會救助政策和社會福利政策的基地。
社會政策,特別是社會救助政策和社會福利政策往往發源於基層社區,來自基層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社會工作者作為政府和社區居民之間的中介人,可以從維護社區居民集體利益的角度,廣泛收集社區居民的意見,及時向政府反映社區居民的利益訴求,並積極爭取社區資源,倡導製定或修訂有關政策或措施,特別是社會救助政策和社會福利政策。一方麵,除了社區建設需要社會工作人才的積極參與外;另一方麵,社區建設的快速推進,不但使城鄉社區可以為我國社區社會工作人才提供工作平台和用武之地,也可以為總結本土社區社會工作經驗,提升和豐富社區社會工作理論,提供研究基地和試驗基地王婉瑩,淩晨之中國社區人才開發研究。與當前我國社區建設發展不協調的是,雖然社區社會工作方法被公認是專業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社區也逐漸成為我國社會工作人才發揮專業作用的重要平台,但有媒體調查表明,由於大量專業社會工作人才主動放棄可以發揮專業作用的重要戰場,社區服務是當前我國社會工作人才最缺乏的三大領域之一,城鄉社區迫切需要大量的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積極投身社區建設,提供專業服務,滿足社區需求,共同推進社區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