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社區社會工作者與社區社會工作人才
社會工作人才廣泛分布於社會服務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方麵,具有跨部門、跨行業、跨所有製、高度分散的特點,社區社會工作人才更是如此王月鳳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城鄉統籌步伐的加快,社區日益成為人們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場所,成為各種社會組織和社會群體的落腳地和集聚地,成為各種利益關係和社會矛盾乃至衝突的交彙處和爭奪處,成為社會發展、社會和諧、社會穩定的根基;同時,由於社區居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社區社會工作人才的重要性愈來愈十分明顯射陽縣民政局對基層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大量社會工作人才在最基層的社區發揮積極作用,不但可以把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有效地落實到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身上,加強黨和政府和各階層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加強各階層社會成員之間的社會流動、情感溝通與物質交換,防止出現社會斷層和社會割裂,而且可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各種需要,使各項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慈善事業和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提高人民的滿意指數和幸福指數顧陽社區、社會工作者的大舞台,全方位促進社區和諧。滿足廣大社區居民的需求,解決新時期出現的各種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除需要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傳統工作手段外,也需要依靠大量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和專門人才,特別需要社區社會工作人才能夠主動深入社會基層,及時了解社區居民需求,深刻體會社會心態,準確提供各種專業服務,科學化解社會矛盾孫建立培養造就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例如,包頭市昆區以社區社會工作者為突破,首批確定惠民社區、烏蘭社區、佳國社區等8個社區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根據各社區的實際情況和特殊需求,凸顯社區照顧特色,運用各種專業方法提供專業服務,特別是通過為孤寡、獨居老人家庭量身製訂服務計劃,提供緬懷往事療法、人生回顧療法等專業方法調節老人心理,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通過協調社區資源,與昆區民族宗教事務局聯手打造“少數民族服務中心”,聯合市司法局設立“少數民族法律援助站”,積極構建民族團結和諧社區;通過專業社會工作者與典型家庭“一對一”結對服務,運用任務中心模式和社會心理治療技巧,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個案幫扶工作,以建設和諧家庭為抓手建設和諧社區。
社區社會工作人才作為社區工作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助人為宗旨,運用專業知識和方法,在社區建設過程中以社區及其居民為工作和服務對象,從事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係調適等專業社會工作的專門人才,是現代社區管理與服務的重要力量,包括作出積極貢獻的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工作政策製定者和業務管理者,以及從事社區社會工作教育和研究的專家學者等。其中的社區社會工作者,是社區工作人員的一部分,主要指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特別是在社區服務站中以社區及其居民為工作和服務對象,從事專業社會工作的人員,以及以個人名義或者在社會工作機構從事社區社會工作的人員。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的社區社會工作者雖然也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但更強調以助人為宗旨,擁有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方法,在社區建設中從事專門性社會工作服務,大多屬於社區工作人員中的社區服務人員,與大多屬於社區管理人員的社區工作者具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以個人名義或者在社會工作機構從事社區社會工作的社區社會工作者一般不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服務,也不與街道(鄉鎮)簽訂服務協議。雖然我國的社區社會工作人才的工作崗位包括社區黨委、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服務站、村民委員會,以及各種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但在目前民辦社會工作機構欠發達的情況下,社區社會工作人才主要集中在社區居民委員會和社區服務站,特別是社區服務站。但從長遠看,隨著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的大量成立和政府購買社會工作崗位的逐漸普及,社區社會工作人才將大量集中在民辦社會工作機構。換言之,隨著社區社會工作的發展,以個人名義或者在社會工作機構從事社區社會工作的職業社區工作者的數量將遠遠超過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中從事社會工作的專業社區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工作者未來最大的分布區將是社區社會工作機構,雖然目前的社區社會工作機構因為種種原因,注冊、運作和發展都困難重重。社區社會工作機構作為社區非營利組織,是區別於政府機構、營利組織(企業)的組織,主要致力於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其基本宗旨就是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憑借其非營利性和專業性,社區社會工作機構更能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更容易得到社區居民的普遍認同,更容易在社區開展各種專業活動,更容易成為社區居民和政府機構的中介和橋梁。
由於目前我國專業化的社會工作體製還沒有完全形成,專業化的社區社會工作者隊伍的建設才剛剛起步,因此在總體上,社區社會工作者隊伍還有待在社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中逐步地形成。為適應社會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和行業化的發展趨勢,社區社會工作者首先應該是一種專業化的職業身份,是專職從事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的專業人員,而不宜將所有從事與社區相關工作的和參與社區誌願服務的人員都稱為“社區社會工作者”。雖然“社區社會工作者的社會經驗以及溝通能力比學曆更重要”,但在條件成熟時,應當建立社區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認證製度,實現社區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化、職業化和行業化。
符合專業化、職業化和行業化要求的社區社會工作者一般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在社區基層組織或機構中從業;從事的主要是社區管理及社區服務工作;掌握一定的社區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這些特征有助於將“社區社會工作者”與社區內其他從業人員,特別是社區工作者與社區誌願者區別開來。社區社會工作者在專業社會工作中是指以社區及其居民為服務對象的專業社會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領取受聘工資,提供專業服務。與社區工作者比較,社區社會工作者一般是經社會公開招聘產生,居住地往往突破屬地限製原則,人員數量沒有法定限製,往往由工作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及時調整人員數量。社區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對象是社區和社區居民,工作任務是運用社會工作的方法來解決社區具體問題,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元需求,並通過提供專業服務的過程帶動居民關心社區事務,培養居民的參與精神,增強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增強社區凝聚力,調動參與積極性,最終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作為專業的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目前在西方社會的社區工作理論中,社區社會工作者是畢業於高等學校社會工作專業,運用專業知識和技巧為社區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人員。國際社會工作界對專業社會工作者的普遍要求是:具有社會工作執業證照(licence),具有社會工作的專業教育背景,受社會工作倫理的製約,是社會工作專業組織或協會的成員,以社會工作為一種職業。隨著我國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化、職業化和行業化,社區社會工作者應該具有社會工作執業證照,具有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背景,遵守社會工作政策法規與倫理,成為社會工作專業組織或協會成員,並以社會工作為職業。在社會發展水平總體已經解決溫飽問題的我國,社區社會工作者在提供專業服務時,更應該強調以能力建設為目標,努力幫助社區居民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提高獲取所需要的資源的能力;努力促進社區居民、社區組織及其所處社區的活動,促進社區組織對社區居民個人的責任,以影響社會政策與社會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