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在社區工作中,社區社會工作者不但必須具有奉獻精神,甚至能夠忍辱負重,真正做到敬業負責。此外,由於我國目前的社區社會工作具有一定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社會對社區社會工作者除了有專業倫理要求與基本的政策法律法規要求以外,還會提出明確的政治要求:社區社會工作者必須在政治上與黨和政府保持一致,必須帶頭學習貫徹黨和政府的方針、路線、政策,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具有相應的政治理論素養,能夠在做好社區社會工作的同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社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社區工作人才隊伍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社區管理和服務的重要任務。加強社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專業化建設和職業化建設,對於促進和諧社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南京市玄武區政協政法街道組關於社區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研究與思考。因為,從長遠看,如果社區社會工作人才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做支撐,缺乏係統的培訓和嚴格的職業評價,則是難以達到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的王月鳳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雖然接受我們訪談的一些社區工作者認為“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並不能代表其有從事社會工作的能力”,但從發展的眼光看,由於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特別是接受過係統的學曆教育的社區社會工作者不但在專業理念、專業方法上具有優勢,更能夠進一步提高專業服務能力和水平,體現社會工作專業和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精神。因此,社區社會工作人才應該取得職業資格,接受專業教育。2011年6~8月我們在北京市針對社會工作專業教師、社會工作主管單位幹部以及社區居民所做的調查也得出了這個結論。
特別是在數量越來越多、地域越來越廣的“村改居”地帶,由於原有的農村村民委員會改製為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農民成為城鎮居民,需要用城市的管理模式去治理原來是農村的地區,用城市的社區服務模式去服務原來的農村地區。提高這些地區的社區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無疑將推動“村改居”社區居委會更快轉型,從而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從我們的調查看,主管單位幹部、社區工作者與專業教師都認為社區社會工作人員作為公共服務的專業提供者、社會矛盾的有效化解者、社會政策的直接執行者、社會管理創新的有力推動者、社會公平的積極維護者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理論部民政部副部長薑力在“民族地區社會工作與社會建設論壇”上的講話,需要具備社會工作專業知識,並且普遍認為社區社會工作人才應該具備社會學、社區工作方法、心理學、教育學、社區政策與法規、項目策劃與管理等專業知識。
作為專業人才,社區社會工作人才必須具備基本的素質:政治素質,即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社區社會工作的指南,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思想素質,即要具有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或思想路線,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職業道德素質,即要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心理生理素質,即要有穩定樂觀的情緒、堅忍不拔的意誌、健康的身體素質。
此外,由於我國的社區建設領域集合了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公共管理學等多個學科資源的知識和能力,以及近年來社區經濟、文化教育、社會保險、法律谘詢、網絡信息服務、物流配送服務、遠程教育服務和醫療保健服務等高層次和新興領域的社區服務逐漸成為社區居民迫切的要求,根據社區建設的實際需要,社區社會工作人才除了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即具備係統的社區社會工作專業理論與知識,能夠運用社區社會工作理論說明和處理社區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掌握比較係統的社區社會工作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社區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分析、處理社區工作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特別是善於整合、運用資源的能力外,首先需要具備政治理論知識,因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們事業的理論基礎,是各項工作,包括社區工作的指南,社區社會工作人才必須自覺服從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大局,必須具備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
其次,社區社會工作人才還應具備以下基本知識和能力:①掌握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當地文化,能夠了解當地文化和民俗習慣,按照當地居民的思維和習慣靈活處理各種問題;②熟悉我國社區服務和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確保社區社會工作的法治化;③具有公共關係知識,以及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人際溝通和信息獲取能力,能夠充分了解各種社區資源;④具有組織協調能力,特別是組織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整合社區資源服務社區建設的能力;⑤具有社會政策分析和運用能力,特別是科學、合理分析和運用社會政策為社區居民爭取更大利益的能力;⑥具有綜合社區服務能力,特別是麵對社區中不同需求的服務對象,分析、解決社區服務與管理問題,及時、有效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
在有條件的地區,社區社會工作人才應在前述能力的基礎上,再掌握以下知識和能力:①了解有關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②熟悉與社區服務和管理相關的國際慣例與規則;③掌握社區工作、社區服務與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一般的社會調查能力;④具備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組織能力、處理矛盾和衝突的能力;⑤具有必需的英語基礎和專業英語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⑥自主學習能力與應變創新能力,即在未來的職業活動中,麵對多樣化的服務對象及其更加多樣化的服務需求,能夠不斷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水平的能力。
當然,作為專業工作者,社區社會工作者還必須具備申報和執行項目的能力。申報和執行項目是獲取資金、開展服務的前提,也是機構發展、成長,甚至生存的基礎。此外,由於不同地區本身的特殊性,而社區社會工作實踐都是在一定時空中,一定的國家、民族、社會、文化、社區和家庭的實際生活中活動和發生的,因此我國的社區社會工作者還必須了解服務對象生活地和工作地的社會和文化傳統,甚至是風俗習慣,必須了解當地黨委、政府的文件精神,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專業工作,提供專業服務。例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區社區工作者人才儲備培訓的內容有克拉瑪依區“五百”工作機製文件彙編、社區建設基本知識、串百家門基本技巧、社區黨建基礎知識(“紅細胞”工程、區域化黨建)、“五百”軟件應用、“五百”工作日誌撰寫和計算機基本操作等克拉瑪依區委基層辦關於舉辦克拉瑪依區社區工作者人才儲備培訓的公告,較好地滿足了社區社會工作者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