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循環係統(心腦血管)疾病(三)(1 / 1)

(用藥提示)

(1)利尿劑是唯一可控製心衰體液瀦留的藥物,迅速緩解心衰症狀,對輕度體液瀦留者宜選氫氯噻嗪,但同時注意補鉀,並監測血尿酸;對水腫嚴重者,尤其腎功能受損者,宜選用袢利尿藥,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但均宜從小劑量應用,利尿劑主要不良反應為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若利尿過度可出現血容量不足,低鈉,低鉀,各藥的不良反應不同,用藥期間,尤其應注意老年人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劑量。

(2)強心苷對血鈣過高患者禁用;對伴有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房室傳導阻滯、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慎用。老年人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以試探反應尋求規律,防止發生不良反應。

(3)強心苷安全範圍小,個體差異大,容易發生中毒,其對短期及緊急用藥的治療效果是肯定的。但劑量應個體化,有條件者應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而對伴有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者,由於強心苷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有分別誘發或加重心絞痛及擴大心肌缺血或梗死範圍的危險,應謹慎應用。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既能緩解心衰症狀,改善血流動力學變化及左心室功能,縮小心肌肥厚,又能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防止並逆轉心肌肥厚與構形重建,降低心功能不全的病死率,適合左室收縮功能不全、慢性心衰的長期治療,一般可與利尿劑合用,如無體液瀦留亦可單獨應用,亦可與β受體阻滯劑或強心苷合用,初始劑量不宜小,每間隔3~7天增加劑量。如患者對其所致的咳嗽不能耐受可改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纈沙坦、坎地沙坦。

(5)既往β受體阻滯劑在治療心衰上曾有所禁忌,但由於循證醫學的發展,近年來,多項大樣本臨床研究證實,β受體阻滯劑長期治療可改善慢性心衰者的心髒功能,提高射血分數,降低死亡率,成為當前治療慢性心衰的重要手段。首選藥有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比索洛爾、美托洛爾和非選擇性的卡維地洛口服。但初始劑量須從極小劑量開始,達到目標劑量後(比索洛爾一次10mg,一日1次,美托洛爾一次 50~100mg,一日2次,卡維地洛一次25mg,一日2次)長期維持。

(6)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聯合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可加強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通路的作用,對重度心衰有利,但兩者均有保鉀作用,應注意引起高鉀血症的危險。另外,心衰患者醛固酮水平較高時服用螺內酯可明顯獲益,在治療中,由於費用和實際操作問題,難以普及測定醛固酮水平。研究顯示,通過檢測尿Na+和尿K+濃度比值,可反映血清醛固酮水平,尿Na+和尿K+比值小於1.0可作為使用螺內酯治療心衰的指標。服用螺內酯後在男性乳房增生和乳腺疼痛的發生率達10%,對血肌酐大於2.5mg,血鉀大於5mmol/L時不宜使用螺內酯。在血清肌酐大於1.6mg/dl、血鉀濃度大於4.2mmol/L或使用大劑量ACEI或使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者,使用螺內酯有可能發生嚴重高鉀血症和腎功能惡化,應密切監測血鉀和腎功能情況。

(7)提倡聯合用藥,合理的聯合用藥可降低病死率,國外報道,對Ⅱ級心功能不全者應用以地高辛和利尿劑為基礎,加用肼苯達嗪一日300mg和硝酸異山梨酯一日160mg,結果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年降低34%,3年降低36%,同時左心室射血分數增高。

(8)在用藥期間宜注意隨訪檢查心電圖、血壓、心率及心律、心功能、血鉀、血鈉、血鈣、血鎂、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