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沙眼
(疾病概述)
沙眼由一種病原性沙眼衣原體侵入結膜和角膜所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病,十分常見,在嚴重時雙眼結膜表麵布滿類似沙粒的顆粒,因此命名為沙眼。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輕者可無症狀,往往在體檢時由醫生發現;較重者在眼內常會感覺摩擦感或有異物感而十分別扭,有時發癢、迎風流淚,畏懼強光,不時在眼邊積有少量的分泌物(眼屎)。如翻開眼皮,可發現瞼結膜呈彌漫性充血,血管模糊不清楚,結膜上出現乳頭(內眼皮上有類似舌頭表麵的粗糙不平的外觀)或濾泡(瞼結膜上長出一些隆起、渾濁和大小不一的小泡)。
(主要症狀)沙眼不僅侵犯結膜,進而可危害角膜(黑眼球表麵),按病程分為兩期:
(1)第一期(進行期):上穹隆及瞼結膜血管模糊、表麵粗糙、肥厚、乳頭增生及濾泡形成。角膜上緣可出現新生血管(血管翳),其末梢常有灰色的浸潤。
(2)第二期(退行期):病變部位逐漸出現灰白色條紋狀、網狀或小片狀瘢痕。等到濾泡和乳頭均為瘢痕所代替時,則結膜麵變薄、表麵光滑、色灰白。血管翳亦退化,其末梢浸潤消失。沙眼如不及時治療,極易出現並發症,如角膜混濁、角膜潰瘍、慢性淚囊炎、內翻倒睫、角膜結膜幹燥症、眼球後粘連等,嚴重者會影響視力。
(治療處方)
1.局部治療對輕度的沙眼或細菌性結膜炎可首選10%~30%磺胺醋酰鈉或0.25%硫酸鋅滴眼劑,次選0.25%氯黴素滴眼劑,每隔1~2h滴眼1次;並於睡前在結膜囊內塗敷紅黴素、金黴素眼膏。0.25%硫酸鋅(鋅礬)滴眼劑在低濃度時呈收斂作用,鋅離子能沉澱蛋白,可與眼球表麵和壞死組織及分泌物中的蛋白質形成極薄的蛋白膜,起到保護作用,高濃度則有殺菌和凝固作用,有利於創麵及潰瘍的愈合。酞丁胺對沙眼衣原體有強大的抑製作用,尤其對輕度沙眼療效最好,治愈率可達94%,常用0.1%溶液滴眼,一次1~2滴,一日2~3次,連續1個月。對較重或治療較晚的沙眼結膜肥厚顯著者,可用2%硝酸銀或硫酸銅棒擦瞼結膜和穹隆結膜,擦後用0.9%氯化鈉溶液衝洗,一日1次。乳頭較多的沙眼,可用海螵蛸摩擦法。濾泡較多的沙眼,可作濾泡刮除術;少數倒睫者可去醫院行電解術。
2.全身治療
(1)對角膜血管翳的重症沙眼,除局部應用滴眼劑外,可口服米諾環素,一次100mg,一日2次,或口服阿奇黴素,首劑500mg,以後一日250mg,連續4天。
(2)中醫將沙眼分為肝腎虧損型、氣血兩虧型和風邪外襲型,前者表現為流淚清稀,視物模糊,伴頭痛、耳鳴或腰酸不適;氣血兩虧型常見流淚,長時間看東西伴有麵色不佳,易忘事,疲乏無力,或見於產後婦女;風邪外襲型表現為平時兩眼幹澀不適,有風時眼淚增多,伴有頭痛。對肝腎兩虧損型可選用明目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一次1丸,一日2次;外敷撥雲眼膏、風火眼膏、馬應龍八寶眼膏等。對氣血兩虧型可服十全大補丸(煎膏)和人參養榮丸(顆粒、片、煎膏、酒),一次1丸,一日2次。對風邪外襲型可服明目上清片,一次4片,一日2次。
(用藥提示)
(1)磺胺醋酰鈉和複方磺胺甲唑滴眼劑毒性小,但偶見有患者過敏。對曾有磺胺過敏史者禁用磺胺醋酰鈉、複方磺胺甲惡唑滴眼劑;過敏體質者也要慎用。並且不宜與其他滴眼液混合使用。另磺胺藥滴眼時可通過鼻淚管吸收到循環係統,不宜過量使用。